根据法律规定同一犯罪构成是在犯罪主体和犯罪的客观方面以及主观方面都是统一的。犯罪构成是指依照中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知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1、同一犯罪构成范围主要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2、犯罪构成理论在犯罪体系及整个刑法学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由资产阶级刑法学家首先提出并创立的,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司法的历史性产物。犯罪构成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3世纪意大利宗教裁判上的“查究程序”或称“纠问手续”,其构成要件只有诉讼上的意义。
一、构成犯罪的如何处罚?
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1、管制不关押行为人,但限制其3个月以上2年以下的人身自由,数罪并罚可达3年;
2、拘役剥夺行为人1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人身自由,并对其进行劳动改造,数罪并罚可达1年;
3、有期徒刑剥夺行为人半年以上15年以下的人身自由,数罪并罚最高可达25年;
4、无期徒刑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对其进行终身劳动改造;
5、死刑是剥夺行为人生命的刑罚,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的行为人,一般可分为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两种,对于犯罪时的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6、在受到以上刑罚的同时,根据案件情况,行为人还可能会受到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的处罚;
7、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行为人,可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判决缓期执行刑罚(即缓刑)。
刑法当中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他都是有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只有他的客观行为还有主观方面的意图,都符合我们刑法当中所规定的才能够定罪量刑,除此之外的话,如果有一条不符合,都不能够判断该行为人员有罪。
全文80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