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私枉法罪是指在司法活动中,司法人员故意违背法律,对明知是无罪的人或明知有犯罪事实的人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立案、侦查、起诉或审判的行为。根据两种改写方式,该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理方式有所不同,但均涉及司法人员徇私枉法的问题。
以下是两种改写方式:
1.徇私枉法罪的立案标准:
1.对于明知是无罪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进行立案、侦查(含采取强制措施)、起诉、审判的,将被视为徇私枉法罪。
2.对于明知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行为,将被视为徇私枉法罪。
2.两种改写方式的含义保持不变,只是表述方式略有不同。
徇 私 枉 法 罪 立 案 标 准 有 哪 些 ?
徇私枉法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纵容违法行为等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徇私枉法罪有以下立案标准:
1.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构成为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应负主要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应负主要责任;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且情节特别严重;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且情节特别严重。
2. 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依法享有国家工作人员职权的人员。
3. 违法行为:必须是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纵容违法行为等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损失。
4. 情节严重:行为人实施徇私枉法行为,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情节严重。
5. 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综上,徇私枉法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以上两种改写方式均准确传达了徇私枉法罪的立案标准,但表述方式略有不同。第一种改写方式详细列举了徇私枉法罪的构成要件,第二种改写方式则突出强调了行为人明知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才会被视为徇私枉法罪。两种表述方式均强调了徇私枉法罪对国家利益造成的严重损失,以及行为人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这一关键要素。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对明知是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2)对明知是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3)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使罪重的人受较轻的追诉,或者使罪轻的人受较重的追诉的;(4)在立案后,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应当采取强制措施而不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虽然采取强制措施,但中断侦查或者超过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实际放任不管,以及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的;(5)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判决、裁定,即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的;(6)其他徇私枉法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