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是一种刑罚暂缓执行的刑罚方式,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于犯罪行为,法律对其有严格的限制,有犯罪案底的人不得从事特定领域的工作,如注册会计师、执业医师等。企业中从事特定职业的资格限制也会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被判处刑罚而受到。
判断某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同时也是对犯罪行为的合法制裁。缓刑,是定罪后,刑罚暂缓执行,一般法院会判决一个缓刑考验期,只要考验期经过,犯罪人没有违法缓刑的相关的规定,那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刑事犯罪会对人的自身就业有不利影响。我国相关法律对很多职务的任职资格做了严格的限制,对于有犯罪案底的人来说,不得从事这类领域的工作。比如因受刑事处罚,在特定时间内不得担任注册会计师或者执业医师。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担任教师等。在企业中从事特定职业的资格限制,因特定经济犯罪被判处刑罚,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五年内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缓刑考验期过后,原判刑罚是否执行?
在我国,缓刑考验期是指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刑罚前需要进行为期二年的缓刑考验期,期间需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服从社区矫正机关的管理。
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是否执行,需要根据具体法律规定来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刑罚就消灭。”因此,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刑罚消灭。
但是,如果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再次犯罪,那么原判刑罚仍需执行。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但罪犯再次犯罪的,应当对新犯之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是否执行,需要根据法律规定来决定。如果罪犯再次犯罪,原判刑罚仍需执行;如果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消灭,刑罚将不再执行。
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刑罚消灭。但如果罪犯再次犯罪,原判刑罚仍需执行。因此,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的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以及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刑罚是否执行,需要根据法律规定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三条【缓刑的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