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校园暴力可以及时报警处理,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对被害人造成轻伤以上的可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都要负刑事责任。侵害他人人身权和财产权还会引发损害赔偿,要负民事责任。教育机构未能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也要承担侵权责任。
校园暴力产生的危害
校园暴力产生的危害,具体如下:
1、使被欺负者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认知,自尊较低,缺乏自信;
2、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3、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容易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
防止校园暴力的方法,具体如下:
1、应当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其次;
2、父母应当建立与孩子的有效交流,严于管教;
3、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道德培养与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4、社会应当未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一个安全赶紧的社会环境,减少甚至是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全文77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