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一度沸沸扬扬的世纪佳缘遭遇会员起诉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世纪佳缘会员刘擎起诉被告世纪佳缘的诉讼请求。
《证劵日报》记者获得的一审判决书显示,此案件性质为互联网服务合同纠纷,并非刘擎此前对外宣称的涉嫌欺诈、集体诉讼。
原告刘擎在辩辞中表示:被告未尽到保证其所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的义务,致使原告相信其所提供的虚假信息,导致原告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且情感上受到了严重伤害。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返还原告服务费500元、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0元,赔偿原告在与案外人刘某交往过程中被骗财务损失10000元,并要求被告向原告书面赔礼道歉。
被告世纪佳缘网站在辩辞中表示:原、被告双方合同是互联网服务合同,不是婚介居间服务合同。提供真实资料是会员的义务,被告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对会员提供的资料仅是形式上的审查,无实质审查的资格和条件,保证会员资料的真实性不是被告的义务。
原告被非认证会员所骗
2009年6月,刘擎在世纪佳缘网站免费注册成为会员。2010年2月1日,刘擎给一名自称担任某国企财务总监的非认证会员刘某发信,次日刘某回信后,两人转为线下自行交往。2月28日,刘擎与刘某介绍的泛华集团人员外出商务考察时遭遇车祸。车祸处理过程中,刘擎发现刘某在网站上的注册信息为虚假信息,遂向网站进行投诉。
世纪佳缘接到投诉当天,就对刘某的账号进行了准黑处理,限制了刘某对网站的使用。随后,世纪佳缘客服人员向刘某私人邮箱发信,要求其提供真实资料信息,但刘某未提供。客服人员再次通过电话联络到刘某,在刘某其表示只对公检法机关部门提供真实资料后,世纪佳缘对其账号进行了加黑处理,并在网站公布。
刘擎在车祸发生后,一方面向刘某、泛华集团索赔,另一方面于2010年5月9日支付498元人民币购买了世纪佳缘12个月的钻石会员服务。
几经周折赔偿未果后,刘擎将矛头转向世纪佳缘,于今年5月就合同纠纷向朝阳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世纪佳缘赔偿其经济损失并返还服务费,赔偿经济损害抚慰金并赔礼道歉。刘擎起诉期间,正值世纪佳缘赴美上市关键期间,故而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
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婚恋网站是否应承担保证其所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的义务。
今年8月5日,案件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亚运村法庭开庭审理。9月19日,法院做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刘擎的诉讼请求。
法院判决认为:
1.原告购买了世纪佳缘邮票及钻石会员服务,世纪佳缘依据约定提供了相应的服务内容。
2.对于《世纪佳缘注册会员条款》中的免责条款,世纪佳缘采用了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标识予以注明,并对会员交友的风险进行了相应提示。对于会员投诉,世纪佳缘设置了排查、监控和屏蔽手段处理不良会员。
3.鉴于互联网广泛、迅速、即时、随意、互动等传播特点,根据目前现有的网站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网站不可能对所有会员全部信息进行事前逐一审查,且网站也没有权限和资质核实会员信息。所以,网站的审查、监管义务应以确知网上注册信息虚假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为前提。
据此,朝阳法院做出如下判决:世纪佳缘接到原告投诉后,及时审查刘某信息,进行了加入准黑名单及黑名单、网站上公布等处理形式,已经履行了审查、监管义务,符合会员服务合同的约定,不构成违约。同时,对于原告提出的精神赔偿及道歉要求,不属于合同纠纷,原告主张的经济损失未提交证据,法院均不予支持,故最终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虚假信息不是婚恋网站特有
法院宣判后,世纪佳缘创始人兼CEO龚海燕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尊重法律判决结果,同时再次表达了对某些人利用世纪佳缘平台行骗的深恶痛绝。
8年前,我自己因为在相亲网站受骗的经历,萌发了创办一个严肃婚恋网站的念头。可以说,从第一天起,我们的定位就是严肃,因此也吸引了大量有婚恋需求的用户,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并且成功上市。我们严厉谴责极少数动机不良的人士,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自己的诚信。我们也非常同情刘擎的遭遇,希望大家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增强防范意识理性交往。
龚海燕说:世纪佳缘希望每一个会员都能有愉快安全的征友历程。但基于目前互联网的复杂环境以及整个诚信体系的匮乏,海量信息平台难以确保每一条都是真实的。但8年来世纪佳缘公司上下都在不停地在为构建一个严肃的婚恋平台努力,如首创五星级身份认证体系和公安部数据联网的身份查证,构建百人以上的客服团队审查会员资料,设置网警团队处理会员投诉,设置安全中心频道进行交友安全提醒,把互联网上的骗术骗局发送给会员以提醒他们注意防范,并且发动会员的力量投诉举报交往过程中遇到的不良人士。
龚海燕表示,希望所有会员一起来举报危害交友安全的公害,世纪佳缘将采取举报有奖的措施,有一个办一个;对遭遇各种财产损失的受骗会员,世纪佳缘将协助报案,尽最大努力配合追回受损利益。
熟悉本案的北京清华源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轶群表示,虚假信息不是婚恋网站的特例,整个互联网都存在此类现象。绝大多数社交网站都在鼓励会员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然而作为网络服务商,并非国家权力机关,本身没有权限要求用户提供真实个人信息。另一方面,核查海量用户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在技术上是难以实现的。网络安全风险不能仅归咎于网络平台不规范,关键在于用户增强自身防范意识,理性、谨慎进行网络活动。
文章推介:2011最新刑法全文
交友网站上认识成功男士女子借款有去无回
张凌通过交友网站上认识成功男士闽颢,并分两次借给闽颢11500元和20000元。在张凌希望闽颢归还钱款时,闽多次以各种理由推脱,迟迟不还款,张凌无奈之下将其诉至法院。近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闽颢归还张凌欠款31500元。
张凌和闽颢相识于交友网站,起初网上聊得挺好便相约见面。在最初的交往中闽颢将自己描述成条件很好、很有诚意的男士,称自己开了一家投资公司,并提出因担心受到女方的欺骗,所以双方交往的前提是互相信任。闽颢在骗得张凌的信任后提出让张凌把钱交给其投资回报很高,抱着真诚交往想法的张凌轻信了闽颢。分两次借给他31500元,闽颢出具借条承诺两个月后归还。每一次的网上聊天,闽颢总是很讨张凌欢心,言语动听。
但是渐渐的张凌发现,闽颢又多次提出让其增加投资,且胃口越来越大,是不是闽颢的人品有问题?张凌开始怀疑,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细细回想起来,每次交流除了谈投资外,其他的很少,且交流多在网上或短信形式,事实上张凌对于闽颢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不久,张凌提出结束交往,闽颢同意。同时张凌提出希望闽颢尽快还款。
但此时的闽颢开始了和张凌的拉锯战,对于欠款其表示认可但还款却遥遥无期,还钱期限一拖再拖,理由更是花样翻新。再后来闽颢不接电话不回短信,甚至威胁恐吓张凌。善良的张凌此时才清醒认识到闽颢的真实面目,愤怒和无奈之下的她向嘉定法院提出诉状,阐述了以上情况。
嘉定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张凌到庭参加诉讼,闽颢经合法传唤未到庭,法院依法进行缺席审理,借条和笔录等证据证明了原、被告间的借贷法律关系明确。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借款后,理应予以归还,现被告对借款拖欠不还,显属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故原告要求被告归还借款的请求,合法有据,应予支持。结合其他证据法院依法缺席作出判决:被告闽颢返还原告张凌借款人民币31500元。(文中人物系化名)
全文3.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10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