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可分为研发活动期风险,生产活动期风险和贸易活动期风险
研发活动中的风险包括在研发项目论证过程中,由于无法对现有技术进行详细检索而导致重复开发和不使用自主开发成果的风险;研发完成后,研发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存在被他人剽窃、被他人授权专利限制的风险;在产学研合作中,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生产活动期风险生产活动期风险主要是采购过程中未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技术进行知识产权评估,可能导致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委托他人生产时,对研究开发所取得的知识产权的归属、使用、保密等规定不明确,造成知识产权纠纷的;对上下游单位,知识产权归属和保密责任界定不清,造成知识产权流失风险
3.销售活动期间的风险
产品商标,产品销售活动期间涉及的广告语言和营销方案可能导致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风险
鉴于上述侵犯知识产权的风险和纠纷,可见,企业知识产权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和建立有效的预警防范机制来应对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建议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预警防范预案,积极防范知识产权风险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首先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自建或委托专业机构建设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确保领导重视和充分参与,设立知识产权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权责,建立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规范通过专利申请、技术秘密等方式保护研发成果,制定知识产权使用、风险管控程序,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实施知识产权风险预警
知识产权风险是由经营管理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因此,加强风险防范是降低风险的主要有效途径。在企业的研发活动中,在项目审批阶段,要认真进行专利检索和分析;研发活动结束后,应通过完善的评估程序确定有效的保护形式,并采取专利申请等不同形式及时保护研发成果;在采购阶段,对供应商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评估,并对供应商进行合同约束,避免供应商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造成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新产品销售前,要加强专利警示、商标、营销策划、广告语等相关知识产权查询,避免侵权风险。同时,还要加强对竞争对手的定期监控,防止他人侵犯企业知识产权。此外,企业以委托研发、委托制造等形式与他人合作的,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签订保密协议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条约,防止他人侵犯企业知识产权
<3.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档案
知识产权档案是侵权纠纷的重要法律证据,完善的知识产权档案可以有效应对侵权诉讼。完善完善的知识产权档案,包括研发活动的研发记录、知识产品的评审资料、专利申请文件的披露等与研发成果有关的资料和文件。专利内容不仅包括与技术研发有关的文件、专利申请原件、专利证书等,还包括与专利申请修改过程有关的文件、专利年费单、专利申请文件等,对具体的企业知识产权档案应根据知识产权活动的特点进行整理、汇总,确保各类资料、文件的完整性,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处理知识产权风险
合同是市场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基本的法律文件。企业在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中应积极运用合同的法律效力来防范风险。在采购过程中,要求供方在合同中明确保证所提供的产品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否则一旦发生侵权,供方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企业自主研发后委托他人生产时,与指定生产企业签订合同时,应当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对方对未申请保护的知识产权保密;对于合作开发的技术,应明确研发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以防范企业员工不当行为带来的知识产权风险,尤其是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重复以往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如果这些人员转业到其他企业,很容易引起法律纠纷,给企业带来知识产权风险。因此,企业还应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合同约束,与企业员工签订服务发明所有权和竞业禁止协议,明确员工应当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防止内部劳动损失引起的知识产权风险
5.利用专利信息设计技术方案,规避侵权风险。如果发现存在侵权风险,可以利用专利信息有效规避侵权风险,如专利权人为获得专利而放弃的技术、现有技术所描述的技术、省略部分要素的技术以及相应的性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有力手段。企业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专利开采、布局、预警、承包等防范措施,防范和控制知识产权风险,更好地开拓市场,保障企业创新成果,促进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全文98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