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的取保候审问题涉及到法律条文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根据法律规定,诈骗罪的法定刑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是否可以适用取保候审取决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因此,诈骗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取决于具体情况。
诈骗罪的法定刑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能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能不能适用取保候审取决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跟罪名的轻重或者刑罚的轻重没有直接关系。若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如果有社会危险性,即使可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可能也不能取保候审,如果没有社会危险性,即使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也有可能可以取保候审。
诈骗罪从犯可不可以减轻处罚
诈骗罪从犯可以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所以诈骗罪中从犯是能够被减轻处罚的,但还是要确定不是主犯,系共犯。
诈骗罪从犯如何认定
第一,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
第二,在实施诈骗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
第三,多人实施诈骗罪其行为属于共同犯罪,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
第四,在诈骗案中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视为从犯。
第五,诈骗案中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罪结果只起很小的作用,甚至根本未起任何作用。
以上内容就是对诈骗罪从犯能减轻吗的解答,从犯一般情况都会减轻或从轻处罚,但是每个案子的实际情况不一定,认定从犯是需要很多证据的和条件的。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