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与和谐社会
时间:2023-06-13 20:51:54 365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角之下,探究了无因管理及其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道德及法律上的利益衡量和体系构成,并据此对我国无因管理损害赔偿具体立法制度之完善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使该制度成为公正合理规范本人利益与管理人利益的规范体系。同时希望借此为立法者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利益衡量和制度完善之标准,使“他人事务干预禁止原则”与人类互助行为的容许性得到最适当的调和。

关键字

无因管理和谐社会制度建设

无因管理是一项古老的民事法律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法中关于准契约的规定,许多国家的民法都将无因管理规定为债的发生依据之一。无因管理制度,对“私权神圣”的法律原则与“倡导人类互助”的道德准则进行了协调和融合,被认为是道德入法的典型体现。该制度历经变革,在法律和道德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中努力探索着最佳的结合点。

按照民法私法自治原则以及罗马法“干涉他人事务,即为非法”的传统,他人事务不得任意干涉。但是,社会互助、危难相救,不仅保护了社会个体成员的利益,同时也维护了社会整体利益,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然需要,也历来为人类道德所赞许。因而,干涉他人事务,也有被适当容许的必要。无因管理制度涉及“本人”(即被管理人)和“管理人”两方的利益,其基本任务在于,区别各种情况,权衡、规范上述两种利益,公正合理调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管理人在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的前提下,为了本人的利益,实施管理行为,不仅避免本人的利益遭受损失,同时也可以使社会整体财富增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新时期我们党从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和昌盛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何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下我国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我们探讨法律的品格指出了一个非常关键,但长久以来为我们所忽视的视角。

与习俗、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律具有保守的品格。如果其他社会规范足以约束人们的某种行为,法律决不会主动出击,它仅仅是作为人们行为的最低规范静静等待,除非人们的行为突破了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的界限并越过了法律的底线,否则法律决不会出手,甚至对于某些违法现象采取不告不理的态度。法律的保守性是与其作为维续社会有效运行的对人的行为的最低标准的内在要求相一致的。法律所预设的最低标准不但使得人们的行为具有了某种一致性,更关键的是为道德等其他依靠社会自主调节而不是国家强制的规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人们的多样性发展有了可能,能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去塑造自我,充分体现了人的尊严。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无因管理 最新知识
针对无因管理与和谐社会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无因管理与和谐社会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