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患有精神病可以离婚。
一方患有精神疾病,属于完全没有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不能通过协议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离婚。由于配偶是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离婚前应先变更监护人,再提起离婚诉讼。法院认为双方感情破裂的,判决离婚。
一方虽患有精神疾病,但仍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可通过协议或诉讼方式离婚,与普通人离婚无异。
夫妻有一方患精神病离婚孩子归谁抚养?
(1)、与精神病人离婚后,一般是在其配偶有能力的情况下,判归其配偶抚养。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提出减少或免除抚养费的承担,法院可根据具体情况予以支持。
(2)、在精神病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有能力并愿意承担该精神病人和其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征得配偶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未成年子女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其进行抚育。
(3)、另外,若配偶方确有不宜抚育未成年子女的特殊情形时,也可以将未成年子女归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代位抚育,但应当征求该监护人的意见。
(4)、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女方在婚前隐瞒精神病史,男方在离婚时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证明女方在婚前患有精神病,女方婚后患有精神病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而定,如果病情较轻,女方有民事能力,双方可以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男方可以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全文93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