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条款规定了交通运输肇事罪在不同情节下的刑罚,同时强调了逃避法律追究和致使他人死亡两种情况下的刑罚加重。具体而言,如果肇事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会受到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而如果肇事导致他人死亡,将会受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此外,该条款还明确规定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定义,即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对于这种行为,将会受到更严重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如果交通运输肇事并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将受到三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如果肇事导致他人死亡,将受到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刑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法释〔2000〕33号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发布)“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 通 事 故 逃 逸 罪 判 刑 标 准 是 什 么 ?
交通事故逃逸罪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人员或者乘车人逃离现场,导致交通事故后果扩大,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逃逸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判刑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如果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导致被撞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则犯罪情节严重,可被判处更严重的刑罚。
2. 逃逸距离较长:如果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发生较长时间后才被发觉,且逃逸距离较长,则犯罪情节严重,可被判处更严重的刑罚。
3. 具有逃离现场、毁灭证据或者在逃等情形:如果交通事故逃逸行为伴有逃离现场、毁灭证据或者在逃等情形,则犯罪情节更加严重,可被判处更严厉的刑罚。
4. 同时满足以上情形:如果交通事故逃逸行为同时满足上述第1、2、3项情形,则犯罪情节极其严重,可被判处死刑。
根据以上规定,交通事故逃逸罪的判刑标准较为严格,犯罪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应当立即停车、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处理,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交通事故逃逸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判刑标准主要体现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逃逸距离较长、具有逃离现场、毁灭证据或者在逃等情形以及同时满足以上情形等方面。犯罪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制裁。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应当立即停车、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处理,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