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每五到十年开展一次。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基础、管理措施、管理保障、管理成效及负面影响。其中,管理基础包括自然保护区的土地权属、范围界线、功能区划和保护对象信息。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费应当纳入什么当地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费应当纳入省市级的当地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承担以下主要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制定实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各项建设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和保护方式、措施;
3、负责实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4、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理论和实践研究;
5、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6、评估、报告和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情况和成效。
法律依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费应当纳入省市级当地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并作为重要评估指标。文化和旅游部通过中央财政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予以补贴。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
第三十三条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应当依据总体规划,每年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和建设工作成效开展自评,将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和自评报告广泛征求区域内民众的意见,并报送文化和旅游部备案。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第十八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机构承担以下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二)制定实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各项建设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和保护方式、措施;
(三)负责实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
(四)组织或委托有关机构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理论和实践研究;
(五)开展文化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六)评估、报告和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情况和成效。
全文81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