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1300多家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披露接近尾声,业绩增长背后隐藏的问题不容小视
赵鹏蔡战波nbd上海报道[2005-04-28]
今天,沪深股市13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将进入最后时刻。
从截至昨日已经公布的1280份年报来看,上市公司总体成绩还是不错:不计算近两日将出笼的约100家绩差公司年报,1280家公司利润总额达1804亿元,同比增长44.67%;平均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增长85%;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9.7%,同比增长300%以上。但是在繁华的背后,我们也发现上市公司年报中存在七大问题。
问题一:造系运动”后患无穷
自建立以来,沪深股市成就了很多“系”,前有中科系、华晨系,后有德隆系、鸿仪系、飞天系、卓京系等。而在2004年,出事的“系”频频爆出,出事后对上市公司造成的伤害在年报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年报显示,德隆系出事后,“三驾马车”目前仅有湘火炬缓过气来,而st屯河、合金投资经营状况不但没有改善,而且持续恶化。与德隆系沾边的公司也是伤痕累累,其中st重实每股亏损达14元多,创下了股市新纪录。天山纺织也变成了*st天纺。
与此类似的还有鸿仪系和最近出事的“飞天系”等。
仔细分析年报,造“系”者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法只有三种:占用资金、担保和关联交易。控制人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形式多样:借款、垫付资金、销售业务往来等。实在不行了,就拿劣质资产当成优质资产卖给上市公司,后患无穷。
问题二:券商黑洞触目惊心
2004年,券商危机对参与委托理财的上市公司影响达到了最高潮。
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有67家上市公司涉足委托理财,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先后委托理财金额累计61亿元,平均每家公司有9000万元进行理财。
上市公司到底因为委托券商理财将损失多少亿元,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但我们可以通过年报了解一个大概,而这个“大概”足以让人心惊。
统计数据显示,14家上市公司对大鹏证券、大鹏控股和大鹏创投等3家大鹏系公司合计计提了5亿元的减值准备。
闽发证券让宁波海运提了8300多万元的减值准备,亚星客车提了3300万元、龙溪股份提了890万元、庆丰股份提了4500万元等。南方证券也让四川长虹计提了1.8亿元的减值准备……。
在问题券商的影响下,上市公司业绩受到极大的冲击。如茉织华在2004年1-9月经营业绩盈利的情况下,预计2004年全年将出现大幅亏损,亏损原因就是对委托理财计提大量坏账准备。
问题三:高分红成圈钱陷阱
在2003年年报的分配方案中,分红比往年多了起来,而在2004年年报中,分红的上市公司更多,但投资者似乎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因为在这高分红的背后有“阴谋”,投资者在2004年已“领教”过了。
据统计,在已公布的年报中,已有近80家计划再融资。如中联重科,今年推出10派4元的高分红方案,但公司将增发1亿股a股,分出去的利润为2亿元左右,而以其目前的股价增发1亿股,收回来的资金是2亿元的几倍。鞍钢在10派3元后又准备按10:8配股,配股价在3.35元/股-3.50元/股,分出去的资金比配股圈的资金少得多。
显然,高分红意在再融资,其直接动力是为了满足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要求。
然而,如果上市公司的业绩一般,又想圈钱,就可能引发“恶性分红”。上市公司在无力分红的前提下就有可能坚持派现,然后实施再融资,用部分圈来的钱来弥补原来分红时留下的缺口。这实际上就等于是将融资所得的现金作为红利分配,形成一种变相的融资分红。这也是目前有些上市公司本年利润远不及分红的原因所在。
问题四:违规担保越查越多
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上市公司违规担保越查越多。据统计,在已公布年报的公司中,违规担保总额达到321亿元,比2003年的257亿元上升25%。
年报显示,st中科以42亿元的违规担保名列榜首;其次为st托普17亿元。另外还有华能国际违规担保17亿元;上海广电违规担保6.1亿元;长源电力违规担保3.6亿元等。相信全部年报公布后,暴露的违规担保金额会更多,因为绩差公司推迟出年报已是惯例。
业内人士表示,担保被绩差公司当成融资的主要手段。绩差公司一般都存在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以向其他上市公司提供信用担保为交换条件,获得其他上市公司的信用担保,进而取得银行的信用担保贷款,就成为一种较为可行的融资方案了。
问题五:坏账吞噬四成利润
随着八项计提的深入进行,上市公司坏账呈高位攀升之势。据统计,2004年上市公司共计提坏账准备737亿元,比2003年的661亿元上升11%。其中,中国石化以7.16亿元,中国联通以3.93亿元,四川长虹以2.61亿元名列前三甲。而截至4月28日,上市公司总利润不过1817亿元。也就是说,坏账占总利润的比例高达40%。
问题六:“非标意见报告”高企
在已公布的1280份审计报告中,被出具“非标意见报告”的上市公司有86家,比例为6.9%,其中st公司为46家。尽管相对于2003年合计104份、占比8.09%的非标意见报告,目前情况尚好。但可以预期,在未披露的年报中,非标的比例仍将大幅增加。
问题七:大股东占款飙升130%
大股东占款是个顽疾,尽管监管部门采取各种解决措施,现在又有抬头迹象。据统计,2004年控股股东(通过应收款项)占款总额达216亿元,比2003年的94亿元飙升了130%。其中,神马集团以7.9亿元名列榜首。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通常表现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会计科目中。大股东占款破坏了公司正常运转的资金链,上市公司不得不向银行借款,相应地增加了利息支出;并且通过坏账计提抹掉了公司对关联方的债权责任,也直接影响到公司利润。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讯内容end-->
破解买房“忽悠”的七大招
春节期间的购房者一定是急需房住的消费者,由于购房心切,加之过节期间事务繁杂,因此很多人难免在购房的时候心理松懈,但是一时的疏忽也许会给您的购房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您具备了应对购房陷阱的招数,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小心变相内部认购陷阱内部认购是指开发商小规模、不公开地预售商品房。虽然内部认购已经叫停,但是仍然有一些开发商以提前登记等手段搞变相内部认购。而也有不少消费者被内部认购商品房的低价位所迷惑,成为变相内部认购的追随者。然而,内部认购的商品房是在开发商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销售的,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购房者的权益也无法受到法律保障。
应对绝招:既然购房者明白了内部认购是不合法的变相销售,那么最好不要购买这类商品房,不要为了贪一时的小便宜而吃了大亏。想买低价房的购房者,应选择信誉好、实力雄厚、名牌大型,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会相对安全一些。
小心房地产虚假广告陷阱房地产虚假广告是指虚构事实或隐瞒重要事实的方法发布的或含有国家禁止内容的广告,欺骗购房者。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房地产广告发布暂行规定》指出:广告应载明预售或销售许可证书号,应当清楚表示实际的销售价及其有效期,应以该房地产项目到达某一具体参照物的现有交通干道的实际距离表示,不得以所需时间来表示距离。房地产广告中涉及的交通、商业、文化、教育设施及其他市政条件等,如在规划或者建设中,应当在广告中注明。房地产广告不得利用其他项目的形象、环境作为本项目的效果,不得含有升值或投资回报的承诺,不得含有装饰内容。
应对绝招:
1、自己或委托亲友现场考察,核实其内容。
2、仔细观察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共同使用的设计图,与广告的内容相对比是否相符。
3、认真研究《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内容。在签订《房地产认购书》和支付定金前,可以要求提供空白预售合同书,以核实广告内容是否包含在内。
小心配套设施虎头蛇尾配套设施虎头蛇尾是指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配套设施在房屋销售时看似正常运作,在业主入住后就难以避免存在的陷阱。
应对绝招:购房者应冷静分析各种配套设施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如开发商提供免费交通车,能长期免费吗?二是调查教育设施是否为教育行政部门所认可。三是看周围是否有替换的配套设施。
合同空白处猫腻多合同可能会有空白的地方,合同留有空白处是指房屋买卖合同留有空白处,为开发商作弊提供了条件。
应对绝招:购房者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耐心看完全文,遇到空白处应填上自己应有权益的内容。如无需填写时,也应画上横线,防止对方在空白处私自填上对其有利的内容。
看清房屋中介陷阱用房屋中介提供虚假房源信息骗取介绍费,是指不法的房屋中介机构在收取介绍费后,故意提供虚假或无效的房源信息,不提供真实的中介服务。
应对绝招:1、找有信誉的房屋中介机构。可通过朋友介绍,或通过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报道,加以了解。最为可行的是,向成功通过中介机构购房、的朋友了解其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2、慎订书面合同。一要订立书面合同,否则口说无凭;二要详细写明顾客的要求,越具体明确越好。因为它是“订货样板”,或服务成果标准,没有它,就无法确认房屋中介机构违约;三要确定履行期限;四要规定中介机构的违约责任。
小心物业乱收费陷阱物业管理公司乱收费是指物业管理公司不依物价局核准的文件及物业管理合同,自定标准额外收取业主费用。物业管理公司乱收费,通常表现在下列几方面:1、超出核准的价格收取管理费。2、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赚取收费差价。3、擅自增加项目建设,而将费用分摊给业主。
应对绝招:1、业主要积极配合业主委员会的工作。依照法律规定,业主委员会有权选聘物业管理公司。这样业主委员会可以挑选信誉好的物业管理公司,或解除与信誉不好的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合同,并有权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的行为,重大事项须经业主大会同意。2、订好物业管理合同。物业管理合同是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规定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合同。该合同应当规定收费事项、新建项目的批准权、财务收支公开、合同解除条件等重大事项,以合同限制物业管理公司的权利。3、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出示有关收费文件。
4、物业服务要明码标价。
小心假借破产逃债陷阱借破产逃债是许多公司常用的逃债伎俩。如果这些公司真的破产了,那债权人只好自认倒霉。可是,他们常常借资产转移到另一项目中,或隐匿财产,抽逃资金,做假账造成破产的假象,搞假破产,真逃债。
应对绝招:怎样防止项目公司借破产逃债呢?业主可通过下列途径尽量避免损失:1、选择信誉好的开发商,要分清股东与公司的关系。如购买房产时,卖方是有信誉的开发商,就好于卖主是开发商作为股东组建的项目公司,因为股东是不帮项目公司还债的。此外,选择股东有实力有信誉的项目公司作卖方,好过选择股东默默无闻甚至有劣迹的项目公司作卖方。2、明察暗访项目公司的实际财产。假账终归是假的,如果另有财产存在,就可以执行了。3、申请法院查账。4、请银行查账,寻找资金去向,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全文4.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1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