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是指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的行为,若行为满足以上四个条件,则构成该罪。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如果行为满足以下条件,就会构成对单位行贿罪: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行贿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如何判断单位行贿罪构成?
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数额较大的行为。判断单位是否构成行贿罪,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主体要件:单位必须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比如公司、事业单位、机关等。
2. 目的要件:单位行贿的目的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谋取利润、输送财物、谋取其他利益等。
3. 数额要件:行贿数额应当较大,一般要求行贿数额在1万元以上。
4. 方式要件:单位行贿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送礼、旅游、娱乐、安排宴请等,但必须具备行贿的实质要件。
5. 责任人员要件:单位行贿时,必须有具体的责任人员参与或者批准,且该责任人员应当对行贿行为负有直接责任。
如果单位符合上述要件,则可以认定单位构成行贿罪。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单位行贿罪的审判,也会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量刑的把握。
单位行贿罪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如果单位存在行贿行为,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判断单位是否构成行贿罪时,需要考虑主体要件、目的要件、数额要件、方式要件和责任人员要件等方面。只有当单位同时满足以上所有要件时,才能认定单位构成行贿罪。
《刑法》第三百九十一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的,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全文85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