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州市2016年土地确权政策:
郑州年内全面开展土地确权给“外嫁女”分地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要求,2016年,郑州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郑州市设定的目标是,2016年底前全市基本完成,2017年完成扫尾工作。《意见》提到,县级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编制并建立“一户一簿、一簿一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在经济基础好的村(组),可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
《意见》提到,妇女与男性享有平等的土地承包权,确权过程中不得剥夺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分配权利;对出嫁、离婚、丧偶妇女,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其土地承包权;确保妇女“证上有名、名下有权”。
《意见》提到,鼓励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组织农户互换并地,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问题;对确实需要调整的地块,按照法定条件调整后再予确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确权确地为主,对农村土地已经承包到户的,都要确权到户到地,坚持农地农用。
在经济发达地方、城市近郊区,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确权确股不确地”的程序,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做决定,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同时强调,不得违背农民意愿,行政推动确权确股不确地。不得简单地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强迫不愿确股的农民确股。
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问题解答:
1.农户流转的家庭承包地如何确权登记?
答:承包期内,已经流转的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要区分不同情况进行确权登记:
(一)以互换方式流转的土地。双方当事人有书面流转协议(合同),且无争议的,在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变更手续后,依据变更后的合同确权登记颁证。无书面协议(合同)的,先由双方当事人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合同),并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备案,办理承包合同变更手续后,再依据变更后的合同确权登记;互换有争议的,待争议解决后再进行确权登记。
(二)以转让方式流转的土地。双方当事人在流转土地时,未经原承包方书面申请和发包方书面确认,也未变更承包合同的,仍按原承包户确权登记。经原承包方书面申请和发包方书面确认,且无争议的,按照土地流转协议(合同)办理承包合同变更手续后,再进行确权登记。
(三)以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转的土地,按原承包户确权登记。
2.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土地被依法征用的如何进行确权登记?
答: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被全部征用的,应进行注销登记;被部分征用的,应从承包地的地块和面积中予以减除,并进行变更登记,未被征用部分据实测量进行确权登记。
3.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公益事业占用的家庭承包地如何进行确权登记?
答: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公益事业建设全部或部分占用的农户承包地,应当分别进行注销和变更登记,未被占用的承包地据实测量进行确权登记。
4.农户因人口数量变化要求增减承包地怎么办?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第二十七条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承包期内,承包户内人口增减不是调整土地的法定事由,也不符合本次确权登记的政策规定,对该请求不予支持。要以原家庭承包合同为依据进行确权登记。
5.外出务工人员的承包地如何进行确权登记?
答:对于常年未归,也未委托代理人又无法联系的外出务工人员,可先查清二轮土地承包状况,按照承包合同登记的四至和面积预留出相应的土地,待联系到承包户后,再按本次登记的相关规定进行确权登记。对预留期间当事农户没有管理,也未委托他人代耕的,其承包地暂由集体作为机动地管理。
6.承包户全家迁入小城镇居住,但户口仍在农村的,承包地如何进行确权登记?
答:承包户全家迁入小城镇居住,但户口未迁出,仍然属于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户,应当据实进行承包地确权登记。
7.在城镇落户的承包户如何进行确权登记?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承包方虽然已经迁入城镇落户并居住,应当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按照承包方的意愿进行确权登记。
8.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户口的承包地如何处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故承包户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户口的,发包方应当依法收回承包地,不予确权登记。
9.集体供养的“五保户”承包地如何进行确权登记?
答:集体供养的“五保户”承包地受法律保护,是否进行确权登记应当尊重“五保户”的意愿。严禁集体经济组织强行收回“五保户”的承包地。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