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盖公司公章公司是否承担责任,要看具体情况。贷款买房,单位帮盖公章如果是为员工贷款提供收入证明的,是不承担责任的,但如果有虚假的行为存在,导致银行认识错误,而提供贷款的,单位应当赔偿银行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单位为员工贷款提供收入证明,同时提供还款担保的,员工不能近期偿还贷款。
一、二手房贷要注意哪些事
1、选择利率因人而异
在浮动利率和固定利率之间,如果是收入稳定并且月收入很高的人群,可以考虑选择固定利率,因为未来可以不受加息的影响;但如果是工作稳定但收入不高的阶层,如老师、大学教授、公务员等,则建议选择浮动利息,因为他们在银行贷款客户中属于优质客户,可以享受到15%的优惠利率,浮动利率比较优惠。
2、注意二手房楼龄
二手房贷因为楼龄和贷款时间加起来不能超过30年,所以对二手房楼龄也是一个比较严格的考验,如果是购买15年以上楼龄的二手房,银行原则上只提供房款总额五成以下的贷款,此外,如果是同一业主同时供两三套房产,也不能享受15%的优惠利率。
3、注意后期还款压力
利率调整后,做二手按揭要注意贷款银行对提前还款的规定,条件允许的可选择等额本金(递减法)的还款方式,此方式前期利息负担少,还款压力会相应增加。选择固定利率房贷产品有利于减少利率波动带来的影响,因为合同约定利率通常会高于同期市场利率。
4、收入证明与还款能力
银行在批贷时,会要求借款人提供能证明其还款能力的证明,就是我们常说的收入证明。收入证明一般是借款人所在单位开具的收入状况的证明,如果申请人已婚,一个人的收入证明低于其月供,则可以夫妻双方同时开具收入证明来申请贷款,符合条件后,银行也可以审批。另外,还有家庭的一些其他资产如:大额存款、债券、房产等也可以作为收入证明,银行是一般会作参考的。
5、申贷款到放贷周期
购房人申请贷款的过程需要经过很多机构(包括:评估机构、担保机构、银行等)的配合才能完成。通常情况下,银行需要客户选定相应的担保服务机构,通过担保机构的话银行一般从买卖双方办理完过户手续起3-4个工作日将房款给业主。加上之前的的评估和银行审批时间,一般最快的话7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理完成。在此,提醒广大借款人,在全过程中一定要配合各个机构,包括个人资料的准备以及面签等需要借款人签字的程序,这样才能保证借款人在最快的时间内办理完全部手续。
二、买房贷款收入证明不够怎么办
收入证明不够解决办法:
如果单位给开出的收入证明上的月收入金额达不到银行的要求该怎么办?通过咨询银行贷款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总结了以下几种办法:
(一)适当提高首付比例
在手里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首付比例,减少贷款数额,并尽可能地延长贷款期限,让自己每月还款金额在月收入的1/2之内。
(二)已婚人士可以与配偶共同贷款
例如,小王和小张是夫妻,小王的月工资12000元,小张的月工资8000元,买房的月供是9000元,小王要提供的收入证明上月收入金额要达到18000元才能通过银行放贷审批,在这种情况下,小王和小张可以选择共同贷款,小王作为主贷人,小张作为次贷人。需要注意的是,年龄较小、收入较高的一方作为主贷人,有助于银行批贷。
(三)提供兼职收入流水账单
目前除法律规定不得兼职的国企单位职工、军人、公务员等职业外,一些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也认可兼职收入。对于对于兼职收入的金额和流水,不同银行有不同的规定。
例如有的银行规定兼职收入不得超过主收入的50%左右;有的银行规定,借款人要提供半年内的兼职收入流水。所以大家在选择贷款银行时,一定要提前咨询清楚。
(四)担保贷款
当收入证明上的月收入达不到银行的要求时,还可以找贷款人认可的第三方提供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例如一些银行会接受父母、子女担保的贷款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保证人必须有固定经济来源,有足够代偿能力,并且在贷款银行存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保证人与债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保证合同。保证人发生变更的,必须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担保手续,未经贷款人认可,原保证合同不得撤销。
(五)接力贷和合力贷
接力贷指以父母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父母方的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贷款购买住房的住房信贷产品;合力贷指以子女作为所购房屋的所有权人,子女方的父母作为共同借款人,贷款购买住房的住房信贷产品。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上海一些银行已经叫停了“接力贷”、“合力贷”业务。而且接力贷和合力贷还有可能导致父母和子女之间因房屋产权出现纠纷等问题。
三、乱开员工收入证明当心担责
办理信用卡、贷款买房买车如今,需要个人收入证明的地方越来越多。律师认为,如果公司出具的证明夸大员工的真实收入,或为非本公司员工出具收入证明,有违民法诚信原则。有时公司出具虚假收入证明也不排除恶意串谋的嫌疑,侵害了银行利益,可能构成侵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提醒老板们,一些银行已经出台规定,对于出具虚假收入证明并已查实的公司,银行不得再采信其证明,这对公司以后的项目贷款和融资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