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被侵犯权益的事实确定是公司承担民事责任还是个人承担民事责任,以责任承担人为适格的被告进行起诉。因为民事纠纷而提起民事诉讼的,应该有明确的被告,明确被起诉的被告应该根据权益被侵犯的事实,依照法律规定应该承担民事责任的人。
一、民事诉讼起诉条件是什么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符合以下四项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谓“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是指,当事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
二、有明确的被告。原告提起诉讼,应当明确被告是谁,也就是要明确原告与谁发生了民事争议,或者是谁可能承担民事责任。没有明确的被告,只有起诉的人,而无应诉的人,人民法院无从进行审判活动,因而也就不可能受理。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和具体的诉讼请求是指,原告必须明确其起诉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向人民法院提出保护自己民事权益的具体内容。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起诉和诉讼有什么区别
起诉和提起诉讼没有区别,只是称呼不同。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即请求法院通过审判,使被告人承担某种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还须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
三、工商立案与不立案根据什么
⒈原告不适格。原告适格是指原告应当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⒉没有明确的被告。所谓“明确的被告”,是指原告在起诉中必须指出侵害其民事权益的人或与其发生争议的人,即原告必须指明被告是谁,其有正确的名称和住址,如果在案件受理后发现被告名称错误、或住址不详或错误,原告又不能更改、补充的,应驳回原告的起诉。
全文730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