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签订一般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
1、要约:为当事人一方向他方提出订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议。
提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在要约里,要约人除表示欲签订合同的愿望外,还必须明确提出足以决定合同内容的基本条款。要约可以向特定的人提出,亦可向不特定的人提出。
2、承诺:为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提出的要约表示完全同意。
同意要约的一方称要约受领人,或受要约人。受要约人对要约表示承诺,其合同即告成立,受要约人就要承担履行合同的义务。对要约内容的扩张、限制或变更的承诺,一般可视为拒绝要约而为新的要约,对方承诺新要约,合同即成立。
一、要约的法律效力是指什么
要约的法律效力是指要约生效后的法律后果。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根据要约的形式不同:口头要约一般在被要约人理解时具有法律效力;非口头要约一般在送达被要约人时具有法律效力。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根据其承诺取得合同成立的法律资格。承诺时间是指承诺意味着当承诺达到要约人的控制范围时,承诺具有法律效力。无需通知承诺,根据交易习惯或要约要求作出承诺时生效。要约人发出要约,受要约人接受要约,双方达成协议,合同有效成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
二、要约意味着什么
要约意味着与他人签订合同。要约的构成如下:
1、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
2、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其签订合同的相对人发出;
3、要约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承诺受此意思的约束;
4、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够的主要条件才能成立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全文70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