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利纠纷的管辖范围
(一)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受理
专利申请权纠纷和专利所有权纠纷,属于专利纠纷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范围。当事人可以向专利行政机关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不必先向专利行政机关申请处理,对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专利申请权纠纷和专利权归属纠纷不是专利行政机关处理的前提和必要程序。人民法院不得以当事人未先向专利行政机关申请处理为理由,拒绝受理专利申请权纠纷或者专利权归属纠纷。(2)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专利案件管辖权划分的规定,即各省人民政府,设自治区、直辖市;②经济特区中级人民法院;③各省、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实际需要,经最高人民法院同意,设立中级人民法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是第二审法院,审理专利权纠纷案件,区域管辖权的划分以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为原则。有些人认为,为不属于他们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也是一种侵权行为。因此,可以根据侵权地点确定主管法院。这种理解显然是不恰当的。当专利权的最终归属不明确时,根本不存在侵权行为。因此,管辖权不应根据侵权地点来确定。也有人认为该专利权是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授权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今后在法院确认该专利权后仍将进行变更。因此,它应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在的法院管辖。这种理解也是不恰当的。因为这场纠纷是纯粹的民事纠纷。权利的最终归属明确后,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还根据当事人提出的变更申请和法院生效的专利权判决变更权利主体。这种行为与法院管辖权的分配无关
(四)特殊案件
实践中有一些特殊案件,在确定管辖权时应注意
在第一个案件中,双方当事人都是中国人,但争议中的专利权是一项外国专利权。例如,一个人申请本单位的非职务发明创造,然后通过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PCT申请在国外申请专利,然后放弃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当它被它的单位发现时,这项发明没有在中国获得专利,而是获得了外国专利。为了争夺专利权,它涉及到中国法院是否可以行使管辖权以及如何确定管辖权的问题。首先,中国法院应该对此拥有管辖权。双方都是中国人。争议中的发明创造在中国完成,并首次申请了中国专利。当然,中国法院对该纠纷有管辖权。其次,上述纠纷属于专利权纠纷,属于专利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专利案件中实施特别指定管辖权的规定》决定第三,在地域管辖方面,管辖法院仍应在被告所在地确定。即从个人的长期居住地和
总结起来,专利纠纷应当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应当向侵权发生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得以当事人未向专利局报告为由拒绝受理专利权案件,专利行政机关处理专利申请权纠纷不是诉讼的前提和必要程序
处理专利纠纷应注意什么
如何避免专利纠纷
企业避免专利纠纷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