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合同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百四十三条技术合同是当事人就技术开发、转让、许可、咨询或者服务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
第八百四十四条订立技术合同,应当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研发、转化、应用和推广。
第八百四十五条技术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项目的名称,标的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履行的计划、地点和方式,技术信息和资料的保密,技术成果的归属和收益的分配办法,验收标准和方法,名词和术语的解释等条款。
与履行合同有关的技术背景资料、可行性论证和技术评价报告、项目任务书和计划书、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原始设计和工艺文件,以及其他技术文档,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可以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八百四十七条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可以就该项职务技术成果订立技术合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订立技术合同转让职务技术成果时,职务技术成果的完成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职务技术成果是执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成果。
第八百四十八条非职务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属于完成技术成果的个人,完成技术成果的个人可以就该项非职务技术成果订立技术合同。
第八百四十九条完成技术成果的个人享有在有关技术成果文件上写明自己是技术成果完成者的权利和取得荣誉证书、奖励的权利。
第八百五十条非法垄断技术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
二、技术合同违约赔偿原则
技术合同违约赔偿原则:
(一)完全赔偿原则。
(二)合理预见原则。
(三)减轻损害原则。
(四)损益相抵原则。
(五)责任相抵原则。
(六)经营欺诈惩罚性赔偿原则。
三、技术合同的生效要件有什么
技术合同生效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一)订立合同的当事人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订立合同是所有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即意思表示的行为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即当事人的内在意志和外在意思一致即为真实。
(三)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不损害他人或者公共利益。
(四)如果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则需要办理相关手续。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