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职业敲诈勒索时可以报警处理,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如果投诉不是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或者无法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市场监管部门将不予受理。这意味着,以“打假”等名义实施恶意投诉的“职业索赔”行为将受到规制。
如果遭受职业敲诈勒索,可以报警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投诉不是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或者无法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市场监管部门将不予受理。这意味着,以“打假”等名义实施恶意投诉的“职业索赔”行为将受到规制。
遭 遇 职 业 敲 诈 勒 索 , 如 何 报 警 处 理 ?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敲诈勒索可能会导致被害人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及时报警是非常重要的。
遭遇职业敲诈勒索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留证据:收集相关证据,如敲诈勒索者的联系方式、敲诈勒索内容、转账记录等,以便于后续报警处理。
2. 不要付钱:尽可能不要按照敲诈勒索者的要求支付费用,以避免其继续敲诈勒索。
3. 不要泄露个人信息: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避免敲诈勒索者利用个人信息再次敲诈勒索。
4. 迅速报警: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详细描述敲诈勒索经过,提供相关证据,并要求公安机关对此进行调查处理。
5. 寻求帮助:向亲朋好友或者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分享自己的遭遇,寻求建议和解决方案。
6. 了解法律:了解我国《刑法》中有关敲诈勒索的相关规定,有助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敲诈勒索是一种犯罪行为,对于遭受敲诈勒索的人,应当及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报警处理过程中,务必提供充分的证据,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以使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防范意识,避免遭受敲诈勒索,以免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严重的损失。
遭受职业敲诈勒索时,应及时报警处理,并采取保留证据、不要付钱、不要泄露个人信息、迅速报警、寻求帮助和了解法律等措施。在报警处理过程中,务必提供充分的证据,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以使犯罪分子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防范意识,避免遭受敲诈勒索,以免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严重的损失。
《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
投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一)投诉事项不属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职责,或者本行政机关不具有处理权限的;
(二)法院、仲裁机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已经受理或者处理过同一消费者权益争议的;
(三)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
(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投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被投诉人侵害之日起超过三年的;
(五)未提供本法第九条第一款和第十条规定的材料的;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