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的是胁迫合同的相关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如果一方利用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订立合同,且该行为具有明显的违法性,那么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解除合同。此外,如果胁迫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受胁迫方心理上的恐惧,并且希望以此迫使对方做出与胁迫者意愿一致的意思表示,那么就属于明显的胁迫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解除合同。
(1)胁迫人必须具有明确的故意,即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受胁迫方造成心理上的恐惧,并且希望以此迫使受胁迫方做出与胁迫者意愿一致的意思表示。此外,胁迫人还必须希望这种行为能够产生实际效果,即受胁迫方确实会做出与胁迫者意愿一致的意思表示。
(2)胁迫人一方客观上实施了胁迫行为;
(3)被胁迫人因胁迫,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而订立了合同;
(4)胁迫手段违法。
胁 迫 的 证 据 有 哪 些 ?
胁迫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有时候人们可能会被他人威胁到做出某些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能会想要了解胁迫的证据,以便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
胁迫的证据包括:
1. 威胁语言或行为:如果一个人威胁要进行某种行为,或者以某种方式威胁他人,这些都可以被视为胁迫的证据。
2. 限制行为自由:如果一个人限制了另一个人的行为自由,例如限制他们的行动或言论自由,这些也可以被视为胁迫的证据。
3. 威胁对个人或家人安全:如果一个人威胁要对个人或家人的安全采取行动,或者以某种方式威胁他们的安全,这些也可以被视为胁迫的证据。
4. 限制财产:如果一个人限制了另一个人的财产访问或使用,例如限制他们的银行账户或收入,这些也可以被视为胁迫的证据。
5. 威胁赔偿:如果一个人威胁要进行某种行为并索赔赔偿,这些也可以被视为胁迫的证据。
不过,在收集胁迫证据时,需要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否则可能会影响司法判决结果。
胁迫是一种违法行为,但有时候人们可能会被他人威胁到做出某些行为。了解胁迫的证据对于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非常重要。胁迫的证据包括威胁语言或行为、限制行为自由、威胁对个人或家人安全、限制财产访问或使用以及威胁赔偿等。不过,在收集胁迫证据时,需要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否则可能会影响司法判决结果。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