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标准,应从这两方面来确定:
1、以伤亡人数来确定犯罪情节标准。
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属重大事故;造成死亡2人以上的,可视为情节特别恶劣。这个标准虽然具体、明了,但对一次事故造成重伤人数特多或者一次造成死亡1人、重伤多人的交通肇事者,参照这一规定处理时,只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显然量刑过轻,与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不符。
因此,笔者建议,将交通肇事罪情节标准中的伤亡人数修改为:造成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为重大事故;造成死亡2人以上,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的,视为情节特别恶劣。这样规定就与公安部1991年12月2日修订的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衔接和协调起来,以体现执法的严肃性。
2、以财产损失数额来确定犯罪情节标准。
“重大公私财产损失”是客观上造成的损害还是不能赔偿的数额。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这种社会危害性包括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与行为的客观危害性。客观危害性是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有形的物质的损害。在以法定的危害结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中,只要该罪所要求的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就可成立该罪。
无论行为人对此客观损害有无赔偿能力都不影响犯罪的定性。交通肇事罪是结果犯,即交通肇事行为必须造成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才能成立本罪。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包括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其中“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就是本罪的成立要件之一。
对于交通肇事行为,其实也需要达到了一定的标准之后,那么才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否则的话,只能按照一般的民事纠纷进行处理,最多在给予肇事者交通行政方面的处罚。
一、交通肇事罪一般会判多少年
交通事故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本罪的认定标准为:
1、本罪侵犯的对象为交通安全;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在交通活动中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
3、本罪的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16岁以上的自然人;
4、本罪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和过于自信。
交通肇事罪的判刑标准:
1、触犯本罪的罪犯,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
2、如果罪犯在肇事后逃逸,或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3、如果由于罪犯逃逸导致别人死亡的,那会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