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诉讼案件开庭后几天判决,就离婚诉讼案件来讲,法院是否判决离婚不是根据开庭次数确定的,通常情况下一宗诉讼案件的一个审理程序法院只开庭一次,当然也存在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需要第二次开庭的情况。但是否判决离婚法院会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为原则。在实践中,什么时候下判决,应该根据法院是否当庭审判来决定。
一、怎样单方面提出离婚?
单方面提出离婚需要诉讼离婚,诉讼离婚需要: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诉讼;
5、法院受理离婚诉讼案件后,应当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时,双方均可委托律师或其他专业人理诉讼;
8、法院根据双方提交的证据判决是否离婚、财产分割、子女培养等问题。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二、刑事案件一般开庭几次可以判决?
民事诉讼开庭几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庭可以根据当前的案情,自己来决定开庭几次,只要不超过审判期限就行了。上诉后,二审法院并不一定是要经正式开庭才会判决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的民事案件,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直接进行判决。如果合议庭认为原审判决可能错误的,则会决定正式通知进行开庭审理,但对于具体的开庭次数,在法律上并无明确的规定,要则合议庭根据具体庭审情况来确定,但在正常情况,二审法院一般在开一次庭后就会进行判决。
全文70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