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的是未成年人犯罪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如果该当事人属于从犯,则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定罪并作出相应的处罚,但不会超过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如果该当事人未满十六周岁,则不会给予其刑事处罚,而是会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或者由政府收容教养。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如果属于从犯,则应当对其减轻处罚,即在法定刑以下定罪并作出相应的处罚。那么该当事人可能会除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该当事人不满十六周岁那么不会给予其刑事处罚,会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或者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收容教养。
未成年人抢劫罪怎么判?
未成年人抢劫罪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的一种犯罪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抢劫罪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定。
在主观方面,未成年人抢劫罪要求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对于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有限,故在主观方面要求相对较低,即犯罪故意程度较轻。
在客观方面,未成年人抢劫罪要求行为人实施了一定的危害社会的抢劫行为,包括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强行劫取公私财物。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其抢劫行为可以是在共同犯罪中实施的,也可以是单独实施的。
在司法审判中,未成年人抢劫罪的刑罚会根据其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根据《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抢劫罪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以下处罚,并可以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犯罪行为进行赔偿。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第三步实行犯罪的主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未成年人抢劫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行为人,我国刑法采取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原则,以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对于未满十六周岁的行为人,我国刑法采取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原则,以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司法审判中,未成年人抢劫罪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以下处罚,并可以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犯罪行为进行赔偿。同时,我国刑法也规定了未成年人抢劫罪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司法公正和犯罪行为的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