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加强和完善政策创新,打出“组合拳”,出台多项惠民政策举措,加大政府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力度,多缴多补;增发缴费年限养老金,长缴多得;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增加个人积累,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老百姓多缴费,政府多补贴
今后,我省将加大缴费补贴力度,老百姓多缴费,政府多补贴。针对原来政府缴费补贴标准低、不分档次,缺乏激励性、引导性等问题,《意见》规定,建立梯次缴费补贴机制,提高政府对居民缴费的投入补贴力度。城乡居民自行选择缴费档次缴费后,政府按个人选择缴费档次的高低进行补贴,多缴多补。
其中,将原来缴费100元至400元政府一律给予30元缴费补贴和缴费在500元至5000元政府一律给予60元缴费补贴,调整提高为:对每年缴费200元、300元、400元的,政府分别给予30元、40元、50元的财政补贴,对年缴费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的,政府分别给予60元、80元、100元、120元、140元、160元的财政补贴,对年缴费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的,政府分别给予190元、220元、250元、280元、310元、340元的财政补贴,缴费补贴力度之大居全国前列。
此外,参保居民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政府补贴力度越大,比如,政策规定,对年缴费400元的,政府补贴从原来的30元增加到50元,与2014年的缴费补贴政策相比,提高67%;对年缴费1000元的,政府补贴从原来的60元增加到160元,提高167%;对年缴费5000元的,政府补贴从原来的60元增加到340元,提高467%。提高后预计政府每年用于缴费补贴的投入将达到8.5-10亿元。
2、引导居民早参保,长缴费
根据《意见》,为解决年轻居民不参保、晚参保、缴费短等问题,引导城乡居民早参保,长缴费,不断保,政策规定,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在逐年连续缴费满15年后,再逐年每多缴一年,到满60周岁领取养老金时,每月再增发缴费年限养老金3元,随本人养老金发放。
比如,某一居民年满16岁开始参保并逐年缴费,到60周岁时,缴费年限可达44年,除去领取基础养老金的15年缴费年限后,剩余29年可作为领取缴费年限养老金的年限,按每年3元计算,每月可以领取87元的缴费年限养老金,按照目前我省城乡居民最低基础养老金98元标准,仅政府基础养老金最低每月可以领取185元,再加上如果个人每年按最低200元缴费,政府再给予30元缴费补贴计算,60岁后预计每月可以领取300元左右的养老金。
据介绍,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将有效解决年轻居民不按时缴费和断保等问题,进一步增加居民个人缴费积累,增加居民个人账户养老金,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3、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标准
作为此次政府加大缴费补贴的配套政策之一,我省从2018年1月1日起,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标准,取消原来的每年最低100元缴费档次,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调整为每人每年200元。同时,对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贫困人员(以下统称贫困人员),以及重度残疾人、长期贫困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暂保留现行政策规定的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缴费档次标准以及政府给予每年不低于30元的缴费补贴。
4、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8元
同时,今年再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据了解,2018年,省委省政府将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确定为民生实事之一,从2018年1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8元,增加后,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月98元,这是我省自2009年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以来第四次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是提高幅度最大的一次,提高比例达22.5%。这一政策将惠及我省1445万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员,也将进一步拉动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据悉,我省自2009年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014年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近9年来,实现了“制度从无到有、覆盖由窄到宽、待遇从低到高、统筹从分到合、服务从弱到强”的转变。全省参保人数达从2011年的3000万人增长到目前的5010.2万人,参保率从91%增长到目前的98.7%,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领取待遇人数从2011年的565万人增长到目前的1445万人,参保和领取待遇人数均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第一。
这一政策的出台,是我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增加居民收入。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