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犯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可判7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有哪些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包括保护的法益不同、行为方式不同、犯罪样态不同等。
1、保护的法益不同
前者要保护的法益是国家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活动,后者则是国家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管理规定和公共卫生安全。
2、行为方式不同
前者必须是暴力、威胁方法,后者既可以是暴力、威胁方法,也可是非暴力、威胁方法。
3、犯罪样态不同
前者只能是积极的作为形式,后者既可以是积极的作为形式,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形式。
4、构成要件行为不同
前者表现为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后者表现为刑法第330条规定的第四种引起甲类传染病传播或有严重传播危险的行为。
5、犯罪主体不同
前者只能是自然人,后者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6、主观构成要件不同
前者是直接故意,后者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另外,使用暴力阻碍国家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执行传染病防止工作的,同时构成本罪和妨害公务罪,成立想象竞合犯,择一重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
(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第四百零九条从事传染病防治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