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济学是安全科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三级学科。它属于安全科学体系中的社会学科门类。安全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和发展中的学科。为了便于深入地探讨和理解问题,首先有必要确立这门学科的一些基本术语的概念。
一、基本术语
经济是泛指社会生产、再生产和节约以及收益、价值等。经济通常用实物、人员劳动时间、货币来进行计量。
效率指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之比,即劳动消耗与成果之比。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或以较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效率的计算式通常为:
效率=产出量/投入量×100%
可看出:效率反映了劳动或活动的投入收益率。
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指经济系统输出的经济能量和经济物质与输入的经济能量和经济物质之比较。经济效率的计量一般是用实物、劳动时间和货币为计量单位。通常用“产出投入比”(如上式)、“所得与所费之比”或“效果与劳动消耗之比”来衡量经济效率。
效益通常是指经济效益,它泛指事物对社会产生的效果及利益。效益反映“投入产出”的关系,即“产出量”大于“投入量”所带来的效果或利益。效益的一般计算式:
效益=(产出量-投入量)/产出量×100%
效果指劳动或活动实际产出与期望(或应有)产出的比较,它反映实际效果相对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效果的计算式为:
效果=实际产出量/应有产出量×100%
价值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价值与效益有密切的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效益是价值的实现,或价值的外在表现,“价”指物质生产中的商品交换和商业活动;“值”是相当的意思,是说人们在交换时要求双方所得相等,公平交易。从这一目的出发,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提出了按价值原则进行生产活动的理论和方法,称为“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由此提出价值计算公式为:
价值=功能/成本=F/C
在此价值反映了单位成本所实现的功能。
经济学是研究生产、消耗以及完成生产、消费、交换与分配的形式和条件的科学。经济学包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范畴。安全经济学显然属于应用经济学领域。
二、专业术语
安全指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破坏和损失,或危害环境的条件。这是从安全的目的来定义“安全”这一术语的。安全的定量用“安全性”或“安全度”来反映,其值用≥0,≤1的数值来表达。
安全成本是指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它是衡量安全活动消耗的重要尺度。安全成本包括实现某一安全功能所支付的直接和间接的费用。
安全投资安全活动是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前提的。对安全活动所作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我们称作安全投资。投资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以交换、增值取得一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安全活动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因而,我们应把安全活动看成为是一种具有生产意义的活动。引入安全投资的概念,对安全效益的评价和安全经济决策有着重要实用意义。
安全收益(产出)安全收益具有广泛的意义,它等同于安全的产出。安全的实现不旦能减少或避免伤亡和损失,而且能通过维护和保护生产力,实现促进经济生产增值的功能。由于安全收益具有潜伏性、间接性、延时性、迟效性等特点,因此研究安全收益是安全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安全效益根据经济效益的概念,可建立安全效益的概念,即安全效益是安全收益与安全投入的比较。它反映安全产出与安全投入的关系,是安全经济决策所依据的重要指标之一。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