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诈骗犯罪案件中财产处理的原则,包括行为人实施诈骗犯罪活动后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的处理方式,以及行为人将诈骗财物用于个人欠款、贷款等经济活动时的追缴原则。同时,文章提到了互联网行业中高管在未得到国家机关许可的情况下,在网络环境下售卖股票的行为,如果被认定为网络股票金融诈骗,将受到刑罚。
1、行为人实施诈骗犯罪活动,案发后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权属明确的应当发还给被害人,权属不明确的可以按照被害人被骗款物占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总额的比例发还给被害人,如果能够确定扣押、冻结在案的财物及其孳息不属于已查明的被害人所有,但又无法发还被害人的,应当依法上缴国库。2、行为人将诈骗财物已用于归还个人欠款、贷款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如果对方明知是诈骗财物而收取的,属于恶意取得,应当一律追缴;如属善意取得,则不再追缴。在现实生活中,有组织、有计划的诈骗案件时时有发生的,互联网行业得到发展之后,不少公司的高管在没有得到国家机关的许可的情形下,就在网络环境之中售卖股票,此行行为会被按照网络股票金融诈骗公司量刑标准,判处刑罚。
诈骗财物善意取得与追缴
诈骗财物善意取得与追缴是两个不同但相关的法律概念。诈骗财物指的是通过欺诈手段获取的财物,而善意取得则是指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取得他人财物,并且取得财物的人是出于善意,相信取得的财物是合法的。追缴则是指诈骗财物的人被追回其非法取得的财物。
诈骗财物在法律上属于非法所得,即使取得财物的人是出于善意,也不能将其作为合法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取得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诈骗财物数额较大,则其诈骗行为会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善意取得人在取得他人财物时,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被视为善意。例如,取得人需要具有处分权,即能够自由支配该财物,并且取得人取得财物时需要具有合法的根据。如果取得人缺乏处分权或者取得财物时不具有合法的根据,则其取得的行为并不构成善意取得。
追缴是指诈骗财物的人被追回其非法取得的财物。如果诈骗财物的人被认定为犯罪,则其非法取得的财物应当被追缴,用于偿还受害人的损失。
诈骗财物善意取得与追缴是两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前者涉及非法所得的处理,后者涉及非法财产的追回。在处理诈骗财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相关案件。
诈骗财物善意取得与追缴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法律概念。诈骗财物指的是通过欺诈手段获取的财物,而善意取得则是指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取得他人财物,并且取得财物的人是出于善意,相信取得的财物是合法的。追缴则是指诈骗财物的人被追回其非法取得的财物。在处理诈骗财物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相关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