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遗产继承有以下几种方式:
1、遗嘱继承,指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指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扶养协议,指被继承人与扶养人签订的协议,扶养人应当承担被继承人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在其死亡后归扶养人所有。这种方式主要发生在老年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述三种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距离确定遗产分配顺序。
土地遗产继承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在我国,土地是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发生继承,所以也不可能产生继承纠纷。但继承纠纷的解决方式有以下几种:
1、自行协商。
以协商方式处理遗产纠纷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团结,由协商解决完全基于有关当事人的自愿行为,因此处理后不会伤害彼此之间的亲情,也有利于纠纷的迅速、彻底解决。由于以协商方式处理遗产纠纷,不需经过别人的调解,更无须诉诸法院,节省了当事人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由于协议是当事人自行协商达成的,因而能够使纠纷得到彻底解决。在协商解决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自愿原则。因为不是法定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只有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用。
(2)合法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在协商处理继承纠纷时,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对此不能按违法对待。
(3)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当事人不得为达成协议,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法律保护。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协议达成以后,各当事人都应当自觉遵守和履行。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再向法院起诉解决。
3、诉讼。
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3条的规定,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全文868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