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行为是属于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行为,在公务员行业中很少有人醉驾,但是事业单位中的人却是有一定比例的人不会遵守这方面的规章制度,这种行为也会对事业单位中的职业生活有一定的影响。那么醉驾是否影响事业单位的入职和升职呢。
数据至少给部分企事业单位敲响了警钟,毕竟醉驾对于公共安全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交通法规对于醉驾之严已经前所未有,但还是出现如此庞大的醉驾数字,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
政府公务人员醉驾明显少之又少,关键是政府机关对于公务人员醉驾零容忍的态度,对于危及公共安全分子勇于说不,再加上社会民众对于公职人员言行的监督,公务员醉驾者呈直线下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为何企事业单位醉驾者依然众多,而且还呈直线上升之态?
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企事业单位没有将中央倡导的“八项规定”严格落到实处,各种所谓的公务应酬依然繁多,而且处于企事业行列,自然少了公务员的那份自我约束,受民众监督的几率也不大,更不会引发太大的舆情。因此,企事业员工自我约束力不大,单位对于饮酒管束也不会很严,导致的结果是醉驾者众多。
其二,企事业单位对员工醉驾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仍然认为喝酒乃私事、家事。
企事业单位员工有别于普通老百姓,百姓犯法底儿得自己兜着,损失的全是自个儿的,而企事业单位却不同,即使醉驾被抓,也有单位福利兜底,顶多被领导批评一下,回头该干嘛还是干嘛去。因此,企事业单位员工对于醉驾的危害性并没有太多的警惕,更不会往丢饭碗、丢脸面方面去想。
执法部门在公布这组数据的同时,应该将醉驾者所在企事业单位一并公布,醉驾犯罪,企事业单位对此应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缺乏对员工的法治教育力度,就应该接受社会监督和批评,甚至影响这些单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让醉驾真正成为这些单位的耻辱。
逾半数醉驾司机来自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应该敲响企事业单位的警钟,必须明白,醉驾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它并非家事,更不是私事,而是要受到全社会谴责的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醉驾者,企事业单位应该坚决说“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该清除的清除,该追责的追责,这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
再升职的时候如果有醉驾记录,可能是会要收到影响的,但是如果只是办理入职的话影响还是不大的,但是醉驾是属于违反交通法律的事情,八项规定中也是严厉禁止的行为。还是应该遵守法律法规的。
全文95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