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了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的刑事责任问题。如果被发现伪造或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如果仅仅使用而没有伪造,则可能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如果既伪造公章又有使用公章伪造国家公文,一般将按照伪造国家公文罪处理,伪造公章只是伪造公文的一个手段,伪造公章被伪造公文吸收。
可能触犯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若被发现,将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如果伪造公章可能伪造公章罪,如果没有伪造仅仅是使用则可能涉嫌伪造国家公文罪。如果既伪造公章又有使用公章伪造国家公文一般按照伪造国家公文罪处理,伪造公章只是伪造公文的一个手段,伪造公章被伪造公文吸收。
如 果 没 有 伪 造 , 仅 仅 使 用 公 章 会 怎 样 ?
如果没有伪造,仅仅使用公章会怎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章管理条例》的规定,公章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重要印章,具有法定的权利和效力。公章的用途和刻制权限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未经授权和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使用公章。
如果在合法的情况下使用公章,且没有进行伪造行为,那么使用公章并不会产生法律后果。但是,如果使用公章的目的是为了掩盖非法行为或者违反规定,那么就可能构成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公章是组织的重要财物,使用公章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遵守相关规定,不要滥用公章,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结论:使用公章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否则可能触犯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全文91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