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侦查权只能由法定的国家侦查机关行使,在我国,享有侦查权的机关有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根据第82条第1项的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由此可见,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侦查主体主要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2、此外,根据第4条,第225条的规定,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时,可以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侦查权对于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分别由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侦查。除此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固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侦查权。
一、侦查由哪些要素构成
1、主体。侦查是具有特定主体资格的机构和人员的活动,这种特定的主体资格由法律来规定和认可。在我国,能够进行侦查的机关只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其他任何机关、团体或者公民个人都无权行使侦查权。
2、对象。侦查只能针对刑事犯罪案件,没有刑事案件,就没有侦查活动,这些刑事犯罪是指除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犯罪案件以外的所有刑事案件。
3、中介。侦查中介是指联结侦查主体和侦查对象的侦查行为,即指侦查的各种措施、手段和方式,包括公开的和秘密的两种手段,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这些手段和方式同一般性的调查工作是有原则区别的。
4、依据。侦查是查破刑事案件的诉讼活动,必须依法进行。侦查中采取的侦查措施有的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有的是由侦查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精神制定的。采取任何侦查措施,或进行任何侦查活动,不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都必须依法进行,绝不能自作主张、为所欲为。
5、侦查的目的。侦查的目的,就是通过侦查破案,及时查明犯罪事实,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防范和打击犯罪分子的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二、侦查期限
侦查期间一般是7个月左右。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逮捕后最长的侦查期限在7个月左右。如果在侦查的期间,发现罪犯有其他重大犯罪行为时,需要从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在侦查期满后,应当移送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刑事诉讼法》,逮捕后的侦查期间最长可以达到7个月。
全文934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