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摘要主要介绍了行政强制措施的分类和特点。行政强制措施包括预防性和制止性措施、临时性和中间性措施。其中,预防性和制止性措施旨在防止或限制危害社会行为的发生或扩大,而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中间行为,不是最终行为。行政强制措施通常是行政机关作出最终处理决定的前奏和准备,而不是最终处分,财产仅影响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最后,该措施的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和经授权的组织。
预防性和制止性措施旨在防止或限制危害社会行为的发生或扩大。2.临时性和中间性。行政强制措施是一种中间行为,而不是最终行为。通常是行政机关作出最终处理决定的前奏和准备;而不是最终处分,财产仅影响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3.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和经授权的组织。
行 政 强 制 措 施 的 实 施 程 序 与 影 响 范 围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行为采取的强制手段,以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权威和尊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施前需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2. 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3. 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4. 通知当事人到场。
5. 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6. 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7. 制作现场笔录。
8. 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9. 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此外,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还包括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等。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行为采取的强制手段,旨在防止或限制危害社会行为的发生或扩大。实施行政强制措施需要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等。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必须遵守法定程序,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
第四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第六条实施行政强制,应当坚持教育与强制相结合。
第九条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