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情节是否恶劣,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一)虐待持续时间;
(二)虐待次数;
(三)虐待手段;
(四)虐待的后果是否严重。
虐待罪是指经常通过打骂、禁闭、捆绑、冻饿、生病不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身心摧残、折磨和恶劣情节的行为。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虐待罪中情节恶劣应当怎样认定
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
(1)所谓“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
(2)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
(3)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不应以虐待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全文562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