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诈骗罪被捕后如何报案以及立案、侦查和审判的过程。受害人需准备报案材料,提交给派出所或公安局,警察审核后若符合立案条件,则会立案。立案后,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收集证据,并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检察院审查起诉,若审查结果认为不构成犯罪,则不会提起公诉,若初步认为构成犯罪,则会向法院提起公诉。最后,由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
虽然诈骗罪被捕,但仍然可以报警。
在此情况下,受害人需要向派出所或公安局报案。报案时,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报案材料。警察审核以后,若符合立案条件,则会立案。
立案后,公安机关会进行侦查,以确定事实和收集证据。
侦查完毕后,公安机关会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检察院在收到材料后,会审查起诉。若审查结果认为不构成犯罪(例如,合同诈骗罪法定构成要件不满足或证据不足等情形),则不会提起公诉。若初步认为构成犯罪,检察院会向法院提起公诉。
提起公诉后,最后由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
诈 骗 罪 被 立 案 后 , 法 院 如 何 审 理 ?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罪属于严重侵犯财产性利益罪,当受害人遭受诈骗后,其财产权益受到侵害。在诈骗罪被立案后,法院的审理方式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庭前准备:法院在开庭前需对案件进行庭前准备,包括询问被告人、收集证据、整理案卷等。
2. 庭审阶段:庭审是法院审理案件的重要环节。在庭审中,控辩双方可就案件的事实、证据及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辩论,法院依法进行审理。
3. 判决阶段:在庭审结束后,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规则,对案件进行判决。判决结果可能为:无罪释放、定罪量刑或附加刑等。
4. 执行阶段:若判决结果为有罪,罪犯被判处刑罚后,还需进入刑罚执行阶段。执行机关负责将罪犯交付监狱或社区矫正机构执行刑罚。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还需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同时,法院应依法审理案件,维护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诈骗罪被捕后,受害人仍可向相关部门报案。在此情况下,受害人需要准备报案材料,提交给派出所或公安局。警察审核后,若符合立案条件,则会立案。立案后,公安机关会进行侦查,收集证据,并移交给检察院。检察院在收到材料后,会审查起诉。若审查结果认为不构成犯罪,则不会提起公诉。若初步认为构成犯罪,检察院会向法院提起公诉。在审理过程中,法院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公平和公开。同时,法院应依法审理案件,维护司法公正,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