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商家进行虚假宣传不仅要承担行政处罚的后果,还要向消费者支付相应的赔偿以及损失。经营者不可以通过组织虚假交易,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有误导性的商业宣传。如果经营者对商品进行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商业宣传的,当地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该违法行为。
虚假宣传的形式
1、利用广告
广告的含义有多种,我国199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所称的广告,是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
2、其他方法
其它方法是指广告以外的方法,其他方法有哪些,竞争法中未作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一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八条规定对其商品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全文44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2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