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划,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将重点对照各区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城市设计引导等方面,注重体现片区经济发展特征、产业设置、风貌特色的差异化,打造烟台现代化经济中心。
东区融入全市定位行政文化中心
在长江路,一批城市综合体:天马中心、星颐广场、中信大厦、富饶中心、海纳科技广场、永旺梦乐城等高端商贸业项目竞相绽放。
在衡山路,自北向南,正海大厦、万达广场、万行中心、衡悦大厦等项目同样蓄势待发。
新版《烟台开发区总体规划指出,东区定位是开发区的行政文化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和工业研发基地,规划人口36万。围绕天地广场、滨海公园、衡山路、长江路等重点区域,打造集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开发区高品质综合服务中心。
大季家区片依托“双港”向西拓展空间
新版《烟台开发区总体规划规定,大季家区片依托长江路———北京路城市发展轴,发挥烟台港西港区(海港)、烟台蓬莱国际机场(空港)的“双港”带动作用,以及保税港区、大季家火车站的组合优势,重点发展海洋产业、临港工业、临港化工和临港物流业。
科学谋划“双港”与周边区域的交通关系,以机场高速、疏港高速、德龙烟铁路以及北京路、拉萨大街、开封路等城市干道为骨架,将建立高效便捷的疏港及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指出,通过港城互动、协调发展,带动烟台产业转型升级与城市功能提升,最终建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示范区。
此外,2017年,西区计划投资4.974亿元,共开展13项工程。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长江路和北京路两大纵横主干路交叉口,将投资4亿元建设福莱山立交桥工程。
八角区片载体支撑崛起西部新城
在八角区片,总体规划进一步整合了该区片的土地资源,将八角电厂、中心渔港等生产性设施剥离,集中打造集商务商业、文化娱乐、教体医疗、旅游休闲、生态居住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为西部发展提供有力的载体支撑。
八角副中心主要功能区分为五部分,一是集医院、高中、体育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于一体的滨海现代服务区;二是东岛咀旅游休闲区,包括商务中心、五星级酒店、主题游乐场等;三是融特色海产品、农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专业市场区;四是融合会议展览、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功能,打造滨海特色体验区;五是高品质生态居住区。
根据规划,八角副中心是城市功能的补充和完善,远期将与大季家发展连成一片,成为开发区西部新城。
古现区片主打绿色品牌构建文化旅游高地
古现区片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中心。古现交通畅达,绕城高速连接内外,北京路、台北路、三亚路贯通南北,长江路、上海大街畅通东西,为古现的腾飞铺就了通衢大道。
绿色是古现的品牌,旅游业是古现的特色。星罗棋布的磁山地质公园、凤凰山公园、滨海公园等,构成古现的生态绿心;白银河、黄金河、柳林河横贯东西,形成滨河绿带和生态廊道。“连山通海,廊道渗透,斑块镶嵌,水绿交融”的规划理念,将指引这片文化底蕴厚重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另外,按照规划,磁山旅游度假区、磁山养生休闲区、古现文化旅游服务区、牟子国古墓文化旅游区、滨海休闲旅游区五大片区,将托举起烟台文化旅游的新高地。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