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需要在遗产官司中提交的证据可以是遗嘱、遗赠扶养协议、遗产的财产清单以及见证人的证人证言等相关证据材料,其证据经过查证属实之后,可以作为遗产案件的证据。
一、继承案件应当提交哪些证据?
打官司关键是打证据,而继承案件是老百姓常常遇到的案件之一,在打继承官司时,有一些证据是必备的。必备证据包括:关于继承发生的证据,如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等;关于继承人的证据,如户口本、身份证等,用以证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及继承人的人数;遗产情况的证据,如房产证、存折等遗产范围的证明;被继承人的遗嘱;继承人对被继承人所尽义务情况的证据;继承人有无需要法定照顾的证据,如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等;如有尚未出生的胎儿,还要出示医院的诊断证明。
二、征地补偿款可以作为遗产继承吗
征地补偿款可以作为遗产继承,但该征地补偿款必须是被继承人生前取得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三、未尽赡养义务的继承遗产有哪些要求
在我国,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遗产继承权是一种相互的权利。父母死亡时,子女依法继承父母的遗产子女先于父母死亡时,父母依法继承子女的遗产。作为法定继承顺序,只有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继承。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被继承人死亡后,如果生前立有遗嘱,或是曾经与某一社会组织或个人签订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应当先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对遗产进行处理。没有遗嘱或协议的,则按法定继承处理。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
全文80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