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着公司控股权的大股东,一方面积极为公司保配出力,一方面却放弃参与配股,这一现象的日渐增多反映出。
从2000年上半年证券市场募资情况来看,配股依然是上市公司进行后续融资的主要途径。据统计,2000年上半年有57家上市公司实施了配股(以缴款截止日在1月1日至6月30日为统计标准),其中深市33家,沪市24家,与1999年同期32家(深市14家,沪市18家)相比,同比增长78.13%。配股从二级市场共募集资金162.0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4.14亿元和实物资产16.25亿元,共募集现金141.64亿元,同期增长110.67%(1999年募集现金67.23亿元)。
根据配股说明书披露统计,这些公司应配股份47.75亿股,实际配售19.34亿股,只占应配股份的40.50%。与98、99上半年相比,这一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见附表)。考虑到已流通股份和职工股应配部分由主承销商包销,不存在放弃配股的问题,如此巨大的配股缺口主要是国有股和法人股股东放弃配股造成的。从上表中可看出,大股东放弃配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放弃比例从98上半年的57%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86.33%。
在今年上半年实施配股的57家公司中,国有和法人股东应配股份28.97亿股,而实际只认购3.96亿股,仅占应配股份的13.68%。其中完全放弃配股的有13家,占23.21%;完全认购的只有3家,仅占5.36%;认购10%(含10%)以下的有24家,占42.86%;认购10%-50%的有13家,占23.21%。有近一半公司的国有和法人股东只是象征性地履行其应尽的配股义务。
如果再仔细研究国有和法人股东认购配股的实际情况,就会发现:(1)以实物资产认购配股比例大于以现金认购配股比例。在今年上半年国有和法人股东认购的配股中,以现金认购1.79亿股,占认购总数的45.16%;以实物资产认购2.17亿股,占54.84%。大部分公司法人股东仅以现金认购极少的应配股份,如深万科,法人股东仅现金认购0.29万股,啤酒花法人股东现金认购2.14万股。但也有例外,如燕京啤酒,主要股东出资6.51亿元巨款认购7000万股。(2)国有和法人股东是否参与配股和认购多少应配股份,与公司所处的行业和配股投资项目的前景关系不大,决定大股东认购配股的条件似乎仅仅在于所需资金的多少。有的公司行业前景看好,如长城电脑、中信国安,但大股东应配股份数量较大,配股价较高,需要一大笔现金参与配股,因此大股东完全放弃配股权。相反,在大股东完全认购配股的3家公司中,石油大明、漳泽电力属于能源行业、宝商集团属于商业,高科技含量并不一定比上述公司高,但由于配股出资金额较少,或由于以实物资产出资,反而实现了完全配股。
大股东放弃配股权的原因比较复杂,缺乏资金或资产也许是其中之一。但是由此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一方面是上市公司配股募资的效率越来越低,从而影响公司的募资计划;另一方面是配股价格的逐年提高,加重了公众投资者的负担。今年上半年平均配股价8.97元,比去年同期的7.54元增长18.97%,比98年上半年的6.87元增长30.57%;平均配股市盈率和平均配股市净率分别为32.69和3.63,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49.54%和26.48%。配股价的提高有市场的原因,但把其看作为上市公司为实现酬资计划而采取的权宜之策也并不过分。
作为掌握着公司控股权的大股东,一方面积极推动公司实施配股,从二级市场募集资金,一方面却放弃参与配股,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股东对公司应尽的义务,却在享有由配股项目实施带来的收益上拥有较大的权利,这种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已经引起广大中小股东的不满。但是,从大股东一方来看,投巨资以公众投资者同样的价格配股,获得的却是不流通的股份,似乎也有点得不偿失。由此可见,不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法人股东放弃配股的现象还将存在下去。
全文1.6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