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要件是指必要条件。四要件,即构成犯罪要符合犯罪主体、犯罪客体、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和犯罪的客观方面。三阶层就是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二阶层就是客观违法要件和主观责任要件。当一个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四要件、三阶层、二阶层犯罪构成理论的,构成犯罪,否则不构成犯罪。
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是什么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如果诉讼时效已经经过,但是当事实仍然想要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来要求对方履行债务完全是可以的,只不过说对方如果了解诉讼时效并且提出了诉讼时效的抗辩理由,法院一般情况下就不能够支持原告的诉讼主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全文69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