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肇事逃逸的认定条件和法律标准。轻微刮蹭不知情离开现场属逃离现场,但不属肇事逃逸。而肇事逃逸需要满足事故后果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且肇事方主观目的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同时,法律上对肇事逃逸有多种认定方式,需要根据案情和证据进行具体认定。
不属于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指在构成犯罪的情况下,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采取的逃避行为。轻微刮蹭不知情离开现场属逃离现场,但不属肇事逃逸。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法律上是有严格的认定条件的,首先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是事故后果需要达到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程度,如果造成的事故情节轻微、无人员伤亡、负次要或者次要以下责任、无重大财产损失的,是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就不能被认定具有“肇事后逃逸”情形。其次,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如果肇事方没有此目的,也是不能认定具有“肇事逃逸情节的”。当然,何为“逃避法律责任”,表现上有多种形式,法律上也有多种认定,具体认定需要结合案情和证据才能得出。
肇 事 逃 逸 的 主 观 目 的 和 认 定
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者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者自身利益,离开现场并拒绝接受调查和处理的行为。对于肇事逃逸的行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从主观目的上看,肇事逃逸的行为往往具有逃避法律制裁、减轻处罚或者逃避责任追究的目的。然而,这种目的并不是肇事逃逸构成犯罪所必须的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肇事逃逸罪是指“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驾驶机动车逃逸,致使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从法律标准来看,肇事逃逸罪在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死亡或者重伤,并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经司法机关依法定罪处罚的行为。
因此,肇事逃逸的主观目的并非是构成犯罪所必须的条件。然而,在实际司法审判中,行为人的肇事逃逸行为往往被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即行为人具有较严重的犯罪情节,可以从重处罚。
综上所述,肇事逃逸的行为在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过失,即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死亡或者重伤,并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经司法机关依法定罪处罚的行为。然而,在实际司法审判中,行为人的肇事逃逸行为往往被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肇事逃逸不一定构成犯罪,但行为人具有逃避法律责任或自身利益的主观目的,往往属于犯罪情节较轻的情况。在实际司法审判中,行为人的肇事逃逸行为往往被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即行为人具有较严重的犯罪情节,可以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