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公安机关处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法律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一、管制会产生什么后果?
被判处管制后应该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而且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要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此外,法院可以在判处管制的同时,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或者进入特定区域或场所。
二、怎样适用缓刑
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
一、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三、对于18岁以下、怀孕妇女和75岁以上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悔改;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利影响。根据犯罪情况,可以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试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和场所,接触特定人员。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必须执行。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试期限内,依法进行社区矫正。缓刑考试期满,原判的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
三、管制算不算刑期
管制算刑期。根据刑法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全文719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