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法院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需要审查是否属于虚假诉讼:(一)贷款人明显不具备贷款能力;(二)贷款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三)贷款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可能存在伪造的可能性;(四)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五)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六)双方对借贷事实无争议或者辩护明显不符合常理;(七)借款人配偶或者合伙人,案外人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八)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低价转让财产;(九)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十)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八条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原因、时间、地点、资金来源、交付方式、资金流向、借贷双方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一)贷款人明显不具备贷款能力;(二)贷款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三)贷款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可能被伪造;(四)双方在一定期限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五)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六)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争议或者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七)借款人配偶或者合伙人,案外人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八)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低价转让财产的;(九)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十)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诈骗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
依据刑法分则,诈骗罪属于侵犯财产罪。诈骗罪的条文规定在《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当中。
诈骗罪,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象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具有以下特征:
1、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至于诈骗财物是归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第三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如果诈骗数额较小,则不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值得注意的是,刑法或者其他法律对某些特定的诈骗犯罪专门作了具体规定,如金融诈骗、合同诈骗等,对这些诈骗犯罪应当适用专门的规定。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