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造成森林火灾怎么处罚如下:
1、构成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构成失火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放火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放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建筑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放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即用各种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财物点燃;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任火灾的发生;
3、主体要件。放火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丰观要件。放火罪在生观方面美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非安全,并目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果不是出于故意,不构成放火罪。
法律依据:《关于办理失火和消防责任事故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过失引起火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导致死亡3人以上;
(二)重伤10人或者死亡、重伤10人以上;
(三)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
(四)烧毁30户以上且直接财产损失总计50万元以上;
(五)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防护林、特种用途林10公顷以上;
(六)人员伤亡、烧毁户、直接财产损失虽不足规定数额,但情节严重,使生产、教学、生活受到重大损害的。
森林火灾事故处理标准是什么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具体罪名之一,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危害公共安全,一般包括三种情况:
一是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
二是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三是既危及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又危及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根据本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本法第115条的法定刑处罚。“重大损失”的标准,一般为损失5万元以上。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如果不是出于故意,不构成放火罪。放火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因个人的某种利益得不到满足而放火,因对批评、处分不满而放火,因泄愤报复而放火,为湮灭罪证、嫁祸于人而放火,因恋爱关系破裂而放火,因家庭矛盾激化而放火,等等。不论出于何种动机,都不影响放火罪的成立。但是,查明放火的动机,对于正确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定罪量刑的关键。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