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知识产权”之困
时间:2023-06-05 10:30:37 422人看过 来源:互联网

每经记者郑佩珊戴榆夏冰发自上海

3月2日,第21届华交会步入第二天。与首日略显冷清的场面不同,会场里开始出现大量拖着行李来来往往的外商。

“不不不,我只要工厂按照我们公司的设计来生产服装就行。”来自美国的商人AlhazShiliwala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看中中国工厂较低的生产价格,但并不打算购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

长期以来,与“中国制造”相伴的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一条敏感的神经。虽是“世界工厂”,但真正属于中国企业的且为国际市场所认同的知识产权,却不多见。企业在努力开发自己专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屡屡触碰他人知识产权红线的尴尬。

侵犯别人与保护自己

华交会现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浙江盛宏服装有限公司的小展厅内发现,多种国际知名品牌的羽绒服都在陈列架上。记者拿起一件意大利品牌HenryCotton's的羽绒服,盛宏服装的一位业务员告诉记者,“这种款式在全世界销量都非常好”,但是其面料及羽绒都采用了较为高档的材料,价格往往令客户望而却步。

“有客户看上这样的款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面料以及一些细节上的设计,这样价格也不会很贵。”该名业务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有大量来自意大利等国家的知名品牌的订单,而这些品牌每年的最新款式设计也是其吸引其他外贸或者内销客户的筹码。

“过去,因知识产权我们吃了不少亏。”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亚洲区销售主管陈伙银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学习的过程,比如在外观设计上,老款产品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知识产权)问题。尤其是出口日本时,只要对方在日本申请了专利,我们类似的产品就不能出口到那里了。”

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制造业并不鲜见。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刘春泉指出,中国的对外贸易以制造型企业居多,侵犯国外产品知识产权的现象比较多。“一直以来,中国的企业主要是为别人代工,国外公司做研发与营销,生产部分不做,因此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主要是中国企业方面比较多。”

宁波广博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航讲述了他们的遭遇。“我们需要时刻注意保护我们客户的知识产权,这是我们赢得更多企业长效合作的重要前提。如果出现了侵犯他们知识产权的行为,我们的订单就会面临重大流失。”林先生所在的企业主要是按照国外客户的要求加工制造产品,主要为纸品文具与礼品,很容易产生知识产权摩擦,因此公司必须格外谨慎。

即使一些有自己专利的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显得力不从心。“我们的很多产品都有专利,”一位生产扣子的厂家告诉记者,“但是周围生产扣子的企业至少有上百家,上百家都来仿你的,你想要保护也保护不了。”该厂家表示,他们有时会应客户要求,自主研发一些新的款式或者设计,但只能保证在运达客户之前不被抄袭。一旦该款新产品被客户用在产品上推向市场后,其也就没有“专利”可言了。

“我们有一种可适用于电磁炉的陶瓷煲,的确是拥有国家发明专利的。”江西景德镇宝瓷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其华依然有着他的烦恼,“但是,现在外面仿制我们专利的产品同样出现在市场上。”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的专利保护并不够,采取法律措施所花费的人力、财力及时间等各方面成本太大,对他们这种规模不大的企业并不划算。

对此,刘春泉指出,近些年来也出现过海外一些传统大公司侵犯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的情况。“随着中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比如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在逐年加大,也慢慢出现一些在各自领域内技术比较强的专利,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但是我认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推行才十多年,属于刚起步阶段,并不能算是真正重视,只能称得上是开始重视。很多企业在这方面吃了亏,开始往这方面投入,但是等待产出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进一步建议,在经贸活动全球化、知识产权规则国际化的潮流下,国际贸易活动在往前推进。“因此,外贸企业在进出口活动中,在国内外的商业交易活动中,要绷紧知识产权这根弦。一方面不要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也不要让自己的知识产权被别人侵犯。”

创立品牌的漫漫长路

在屡屡触动知识产权红线的背后,是国内企业的品牌“不自信”。

从事帽子、围巾、手套等服饰品进出口贸易的宁波市幸福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旭表示,他们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与顶级品牌做比较,如LV有着自己广为人知的标识,虽然国内企业也在做类似的事,但缺乏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创建一个品牌并不容易。

在他看来,做品牌首先要有质量的保证,其次要有自己的特色。“尽管我们公司也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国内的品牌在国外很难得到认可,所以基本上还是以贴牌为主,生产之后替别人做嫁衣。”

林航也表示,产品设计若是用专利去保护,成本还是偏贵。因此他们目前还是以OEM的来样生产为主,自己设计的ODM为辅。“尽管有些客人也会选择我们的设计,但是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小,过程还是相当漫长。据林航介绍,以他们公司为例,目前中国市场上的产品还是以企业自己的品牌为主,在设计和专利方面会保证投入。这次展会上出展的也主要是自己公司设计的产品。

陈旭也认同林航的说法,“一是品牌建设,市场的认可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二来,国外企业有相当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宁可不要牌子也不用我们的牌子,不想受制于人。”

不过,成长中的国内企业还是从自主品牌和自有知识产权中获益不少。“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吸取经验教训,开始逐步自己开发设计。现在遇到的类似问题也越来越少。”陈旭表示。

全文2.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8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律师事务所 最新知识
针对外贸企业“知识产权”之困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外贸企业“知识产权”之困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