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财产的价值达到三千的,是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形,实践中如果有悔罪表现,并且进行退赔的,一般可免于刑事处罚。在司法实践中盗窃是常见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盗窃行为如果盗窃的财产价值达到数额较大的,就会构成盗窃罪,可追究刑事责任,而盗窃罪的量刑与涉案财产价值有关。
一、货物被冒领算盗窃吗
货物被冒领是否算盗窃,首先需要判断冒领人的主观心态,如果冒领人是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的;
则属于盗窃,然后还需要根据货物的价值判断,如果货物的价值达到两千元以上的,则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多次盗窃数额怎么确定?
1、必须是在两年内实施三次以上的盗窃行为。
在刑法理论上,多次实施盗窃行为属连续犯,应以盗窃罪一罪累计其犯罪数额,若达到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多次盗窃”也属于连续犯,在盗窃数额认定方面当然一致,但并不以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为唯一定罪标准。换言之,如果行为人在两年内实施了三次以上的盗窃行为,虽然盗窃数额未达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也应当作盗窃罪处理。因为立法者将“多次盗窃”入罪,正是出于打击“多次盗窃”行为人盗窃习性这一人身危险性的需要。因此,如果行为人在两年内实施的盗窃行为未达三次,应从司法上认定其还没有形成盗窃习性,其人身危险性还不足以刑罚予以打击。但是如果其累计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应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多次盗窃”构罪不需要达到数额较大的定罪标准。
盗窃罪作为结果犯,以数额较大为认定其是否成立犯罪的标准。在刑法的立法沿革中,一直是将数额较大作为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因而也称盗窃罪为数额犯。但是实践中存在例外情况,《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
(1)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
(2)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处罚的;
(3)组织、控制未成年人盗窃的;
(4)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盗窃的;
(5)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6)在医院盗窃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7)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8)因盗窃造成严重后果的。
数额虽然是情节认定的一个因素,但数额并不等同于情节。情节除包括数额以外,还包括犯罪的主观动机、客观表现及其后果、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等其他影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因素。由于情节犯的情节属于定罪情节,情节的具备即表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达到成立犯罪所需要的程度,因而以行为次数作为定罪依据的“多次盗窃”标准与数额较大同属盗窃罪的构罪标准,两者是并列的选择关系,具有等价性,并无位阶差别。数额是否较大并不影响“多次盗窃”是否成立盗窃罪,而只是“多次盗窃”的酌定量刑标准。
3、正确认定“次”。
对于行为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实施的三个盗窃行为,认定其构成“多次盗窃”并无争议。但是对于在连续时间内对同一停车棚的三辆自行车或者同一楼道的三个住户实施盗窃的,是认定为一次盗窃还是“多次窃窃”,理论和实践中向来存有争议。有论者认为上述情况中行为人系基于一个概括的犯意,而完整地实施了一系列连贯的盗窃动作,只能认定为一罪。
这种观点只注重了时间的连续性、行为的重复性,而忽视了犯罪对象及所在空间的独立性。在一个公共的停车棚里,每个车主只对自己的自行车拥有所有权,财物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空间的相对独立性,车主的控制权仅仅局限在相对狭小的停放空间即停车位,而不能延伸到该车停车位以外的空间。所以,在公共场所盗窃自行车的,只要发生了一定位移就属于既遂,并不因为还在公共场所而认为是未遂。相同地,同一楼道的不同住户,有着绝对的私密性与独立性,甲家不会且不能等同于乙家或者丙家。
三、盗窃罪的行为有哪些
盗窃罪的行为有:
1、窃取大量公私财产,大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来确定。盗窃公私财产的价值接近大量的起点;
2、多次盗窃,根据司法解释,一年内入户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视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但这太绝对了,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来确定多次盗窃;
3、入户盗窃,只要是入户盗窃,无论是否盗窃财产,都违反了刑法,构成了入户盗窃。涉嫌盗窃的,追究刑事责任;
4、携带凶器盗窃,携带剪刀、钳子等工具只是一般的犯罪工具,不应认定为携带凶器盗窃;
5、扒窃,在司法实践中,一般理解为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秘密窃取他人携带的财产。
全文1.9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