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所谓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再次,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最后,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
根据交管部门出台标准,以下8种情形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t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t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t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t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t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t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t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t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二、哪些情况不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t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t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t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t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t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t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交通肇事中如果有出现逃逸的情节,必然这个时候情节就会更严重,那么之后对肇事者进行处罚的时候,很明显处罚也要更重一些。而从实际来看,有些时候虽然肇事者也有离开事故现场的情况,但却并不会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自然就不会对之后的处罚造成太大的影响。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