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国际贸易统计制度无法完全体现全球化的生产过程,而是将原产地定为组装并出口最终产品的国家,这就导致了没有一个关键零部件在中国生产而在中国组装的产品都记在中国出口账上的怪现象。专家呼吁,应该及时对现行贸易统计制度中的偏差与重复计算进行纠正。同时,全球生产分散化和加工贸易的兴起也在倒逼贸易统计方法的改革。
一部iPhone,中国人赚了4美元,而这样一部苹果牌智能手机的售价高达260美元,由于在中国组装,没有一个关键零部件产自中国的iPhone手机却被记录在中国贸易统计数字上。
诺基亚N95,芬兰设计,硬件部分来自欧洲和韩国,同样是中国组装,欧洲和北美赚走了硬件制造和分销的70%以上,只占实际价值6%的亚洲却被贴上了出口贸易顺差大的标签。
同样的情况还有来自广东顺德出口到美国的一种机器玩具狗,价值的最大部分被分割到各个生产国中。看贸易数据时要谨慎,要看出口的是什么,也许并不完全是出口国生产的产品,却被算在出口国的账上。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国际商学院阿里阿斯切教授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制造与贸易--全球价值链及其影响研讨会上表示。
按照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中国目前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顺差,但这并没有真实反映国际贸易的现状,却被某些国家的政客大做文章,成为要求中国改革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借口。因此,国际贸易统计已经到了必须作出调整的阶段,全球生产分散化和任务贸易的兴起都在倒逼贸易统计的改革。
统计偏差致贸易额高估
MadeinChina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在生产链高度细分的今天,一个产品的组件可能在多个国家生产,在某一国组装,之后又销往另一国家。现行的原产地规则无法准确描述整个生产过程,只能将原产地定为组装并出口最终产品的国家,导致原产地被误读。于是,上述种种现象出现。
由于生产全球分散化,生产很难在一国独立完成,来自不同国家的组件需要多次跨越关境,导致贸易额重复计算,最终产品的贸易额被简单地归于最后组装地,造成组装地贸易额高估,其他国家对生产的贡献被忽视。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2010年出口额为15779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出口为7403亿美元,加工贸易比重始终保持在50%左右。虽然这些价值并非全部在中国生产和增值,但是统计上却算成是中国的贸易额,导致出现统计在中国,受益在他国的偏差。
增加值统计避免重复计算
既然传统的原产地标准不能全面反映真实的贸易数据,由世贸组织倡导的增加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国际的认可。测量增加值部分,或者贸易的国内含量被认为是更为公平的计算方法。
由于离岸外包和外国直接投资推动了中间产品贸易的增加,带动了各国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各国不再是传统上的货物贸易,变成转而负责某一生产环节,很多国家更愿意采用增加值方法测算贸易。另外,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关税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日趋减弱。各国都在削减本国关税,采用增加值方法可以避免中间投入物被多次重复计算。
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方法,通过分析生产的具体环节,从中找出具体投入物的原产地和价值,比如iPod或保时捷汽车生产,欧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倾向于这种方式,在企业层次将贸易统计与商业统计相联系,这种方式对微观数据要求较高,而且只能适用于统计数据体系较为完善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种方式是间接方式,对各国官方数据和国民账户进行调整,WTO使用这种方式,优点是适用范围广,根据各国官方数据。
世界制造倡议具前瞻性
目前,世贸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贸发会议、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都已联合或分别启动了贸易统计改革方面的研究,举办了很多国际研讨会,欧盟、日本、瑞典等国的研究机构也开展了很多国别研究。
商务部部长助理俞建华认为,世贸组织在当前形势下提出世界制造倡议具有前瞻性,中国支持这一倡议,愿意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统计改革。
他认为,这种改变可以帮助各国更好理解其在全球生产链条上的具体优势,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更好地从全球生产中受益。不仅有助于对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资本的流动进行更客观的监测,为各国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利益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有助于科学客观地评价贸易失衡问题,统一各方对全球经济失衡的认识,并准确寻找失衡的原因,通过合作制定有效措施,最终促进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对于全面认识贸易对就业的影响,避免因不真实的统计而影响国际经贸关系,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改善全球贸易环境,改变现行贸易统计方法都将为之带来积极的效果。
全文1.8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