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一审不服才会上诉,如果你不到庭,二审法庭可能只听上诉人的一面之词,有可能作出对你不利的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好是出庭,以随时维护你的合法权益。毕竟二审是终审判决,一旦作出就立即生效的。
一、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的区别
第一审民事判决书是指第一审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一审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就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作出的裁判制作的法律文书。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刑事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后就刑事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判决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
二审判决即终审判决,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判决。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就是终审。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也是终审。
对一审法院的裁判不服的,可向上级法院上诉,开启二审程序。二审判决即为终审判决,当事人不得再上诉。对二审判决若有异议,认为程序、实体上有错误时,可提起再审(我国称为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有三种形式:当事人申请再审,法院决定再审,检察院抗诉进行再审三种。
二、二审和一审的判决结果区别大不大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一审和二审的刑事判决书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法律效力不同。一审判决作出后不必然生效,如果在诉讼期内不上诉才生效。而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没有上诉期。2、程序上的审理期限不同。一般情况,刑事案件的一审审限是三个月,二审期限是二个月。3、判决书的内容不同。一审判决书是对于案件事实的审判;而二审判决内容除了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还有关于一审判决书的审查。4、判决书的作出法院不同。二审判决书的作出法院是一审判决书作出法院的上级法院。5、作出判决书的原因不同。一审判决是因为公诉机关起诉或者自诉人自诉后法院经过审判所作出;而二审判决是上诉人上诉或者检察院抗诉后经审判作出。
三、二审是否还要提供一审的材料
二审是否还要提供一审的材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
1、如果证据在一审中已经提供原件核对并经质证过的,在二审庭审中可以不再提供原件;
2、如果是属于一审后发现的新证据的,则在二审庭审中应该要提供证据原件进行质证。
二审程序与一审程序的区别有:
1、审级不同。第二审程序和第一审程序是两个不同审级的审判程序。第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的起诉并对其进行审判的程序,第二审程序则是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的上诉并对其上诉的案件进行审判的程序;
2、审判对象不同。第一审程序中人民法院审判的对象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第二审程序中人民法院审判的对象不仅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且包括第一审人民法院所作的裁判;
3、审判程序引发的缘由不同。第一审程序是由于行政管理相对一方不服行政机关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行使起诉权而引起,第二审程序则是由于行政诉讼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所作的裁判行使上诉权而引起;
4、审结期限不同。第一审判决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二审判决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
5、审理方式不同。人民法院对第一审行政案件不能进行书面审理,而对第二审行政案件,如果人民法院认为事实清楚,则可以进行书面审理;
6、审判结果不同。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审理终结的行政案件,只能以判决的方式结案,而第二审人民法院对审理的上诉案件,则可作出判决,也可作出裁定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