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了拘役刑的执行规定以及违反拘役规定的行为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每月可以回家一两天,但不可以保释出来。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四种情形会被处罚,分别是追逐竞驶、醉酒驾车、从事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只有在拘役刑满释放或经过减刑处理后才能离开监狱。如果醉驾拘役了,不可以保释出来。但是每个月可以回家一两天。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刑法》第四十三条【拘役的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拘役刑期的计算和折抵】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被判处拘役的出路在哪里?
被判处拘役的出路在哪里?
拘役是一种刑罚,对犯罪分子进行短期关押。然而,拘役刑满后,犯罪分子并不一定能够顺利地重新融入社会。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出路在哪里呢?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满后,可以依法享有解除劳动义务的资格。这意味着,犯罪分子可以开始寻找工作,自食其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然而,在获得劳动解脱的同时,犯罪分子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限制。首先,犯罪分子需要接受社区矫正,接受心理治疗,以及参加劳动课程。这些限制条件,让犯罪分子在回归社会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次,犯罪分子在获得劳动解脱后,可能需要面对社会歧视和偏见。这种歧视和偏见,可能会让犯罪分子在就业过程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因此,犯罪分子需要积极面对这种歧视,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需要遵守特定的法律法规和行为准则。否则,可能会再次被判刑。因此,犯罪分子在回归社会后,还需要时刻遵守法律法规,避免再次犯罪。
综上所述,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满后,需要面对一系列的限制和挑战。但是,通过努力和坚持,他们仍然有机会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一员。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虽然受到短期关押,但在服刑期满后仍有重新融入社会的机会。他们需要遵守法律法规,接受社区矫正和心理治疗,努力克服歧视和偏见。同时,积极寻找工作,自食其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